美国《Engineering and Design Tunnels And Shafts In Rock》(EM 1110-2—2901) 提出隧道设计准则为:隧道设计在满足“结构安全,便于施工”的基本技术性要求外,还需兼顾“环境保护、经济节约、便于检修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中美规范中均对隧道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可检修性提出了要求。《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明确要求隧道土建工程和运维设施应综合设计;美国《Engineering and Design Tunnels And Shafts In Rock》(EM 1110-2—2901)中对隧道运营设施没有做明确要求,将隧道设计准则分为技术性要求和非技术性要求两个层级,技术性要求为第一层级,非技术性要求为第二层级。相比而言,《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的考虑更为全面,更有利于隧道工程的设计、建设和长期运维。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中相关要求,隧道结构中常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见表1。美国《Engineering and Design Tunnels And Shafts In Rock》(EM 1110-2—2901)以混凝土抗压强度对其进行级别划分,以英制单位为基准,为便于比较,将英制单位换算为国际单位,详见表2
表1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 TG 3370.1—2018)混凝土强度指标
表2 美国《Engine e ring a nd De s ign Tunne ls And S ha fts In Rock》(EM 1110-2-2901)混凝土强度指标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中混凝土强度标准试件为边长150mm的立方体,美国《Engineering and Design Tunnels And Shafts In Rock》(EM 1110-2—2901) 则 采 用150 mm×300 mm 的圆柱体。《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中对于混凝土抗压(拉)强度区分标准值和设计值,设计值由标准值除以相应材料分项系数得到,美国《Engineering and Design Tunnels And Shafts In Rock》(EM 1110-2—2901)采用综合抗力系数来考虑强度折减,两国规范中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均由抗压强度换算得来。
两国规范中的混凝土弹性模量均依据抗压强度指标换算得来,但计算公式差异较大。
2.2 钢筋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规定的常用钢筋强度等级以及美国《Engineering and Design Tunnels And Shafts In Rock》(EM 1110-2—2901)中规定采用的钢筋级别对比见表3
表3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 TG 3370.1—2018)与美国《Engine e ring a nd De s ign Tunne ls And S ha fts In Rock》(EM 1110-2—2901)钢筋强度指标对比表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中钢筋的抗压(拉)强度区分标准值和设计值,设计值由标准值除以相应材料分项系数得到,美国《Engineering and Design Tunnels And Shafts In Rock》(EM 1110-2—2901)采用综合抗力系数来考虑强度折减;中美规范中钢筋的弹性模量相等。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中的基本可变荷载与美国《Engineering and Design Tunnels And Shafts In Rock》(EM 1110-2—2901)中提到的变化荷载具有相似之处,但是美国规范中没有考虑温度变化以及施工过程对于隧道支护结构的影响,美国《Engineering and Design Tunnels And Shafts In Rock》(EM 1110-2—2901)中也考虑了地震荷载对隧道支护结构的影响。总体而言,中国隧规关于可变荷载的考虑更加全面。
《Engineering and Design Tunnels And Shafts In Rock》(EM 1110-2—2901)中的设计工况是《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中荷载组合方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设计工作开展之前,需明确隧道工程可能承受的所有荷载,针对不同的荷载类别,分别明确其荷载系数,荷载系数见表4,有时可能存在表4 所列以外的荷载,此时,必须确定其设计工况和荷载系数。
(2)美国《Engineering and Design Tunnels And Shafts In Rock》(EM 1110-2—2901)
根据《Engineering and Design Tunnels And Shafts In Rock》(EM 1110-2—2901)中关于抗裂计算的要求,最大容许应力fs,max 和受力钢筋最大间距Smax 计算结果见表8
表8 最大允许拉应力和受力钢筋最大间距计算结果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钢筋的应力和间距可以满足裂缝控制的要求。
6 结 语
本研究系统对比了中美隧道二次衬砌结构设计规范的异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明确要求隧道土建工程和运维设施应综合设计,美国《Engineering and Design Tunnels And Shafts In Rock》(EM 1110-2—2901) 对隧道运营设施没有做明确要求,隧道设计更注重技术性要求。中美规范均综合考虑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2)混凝土强度标准试件,《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 采用边长150 mm 的立方体,美国《Engineering and Design Tunnels And Shafts In Rock》(EM 1110-2—2901)则采用150 mm×300 mm 的圆柱体;中国隧规中采用材料分项系数区分强度设计值与标准值,美国陆军隧规则采用折减系数来体现抗力折减效应。
(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根据不同的荷载组合,分别采用不同的安全系数,而《Engineering and Design Tunnels And Shafts In Rock》(EM 1110-2—2901) 中不同设计工况的荷载种类分别采用不同的荷载系数;美国《Engineering and Design Tunnels And Shafts In Rock》(EM 1110-2—2901)中考虑的更加细致,更加具体,但其没有区分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
(4)隧道结构设计,《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 采用破损阶段法,《Engineering and Design Tunnels And Shafts In Rock》(EM 1110-2—2901)采用强度设计法;《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的设计参数更加保守、安全,能更好的保证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更有利于隧道二次衬砌的长期服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