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1-5.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01
摘要: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必须完善其区域综合交通网络,构建新区便捷的交通体系。在上位规划和城市设计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雄安城际站及小里站区域范围交通预测模型,采用人口高限进行测试。利用模型预测与交通流线布局的互馈结果,进一步应用预测模型对流线布局进行检验分析。研究结论为:在规划年限内,路网的建设规模适宜,能够支撑雄安城际站、小里站枢纽区域周边的交通需求;将东西轴及雄安城际站周边部分支路设置为单向交通,具有可实施性;对研究范围内地下环路的设计进行了交通组织优化,可有效缓解两车站间的地面道路交通压力。
2021(3):6-8.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02
摘要:为充分发挥天津国家会展中心轮候区对展馆区及周边路网交通的中转和缓冲作用,须对轮候区工程进行交通组织设计。以广交会成熟展会模型及客流规划为基础,推算分析了近、远期会展中心会展期间筹撤展及高峰时段客流规模、停车需求;结合路网规划,分析了交通特点,进而构造了相对清晰的内部交通循环及停车体系,并对车辆停放方式及停发方式进行了方案比选。完善的轮候区交通组织设计将大大缓解会展期间高峰交通量对会展中心核心区的冲击。
2021(3):9-12.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03
摘要:江城大道是宜昌市中心城区“四纵五横”城市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路线选线设计为总体设计的主要控制环节,必须综合多种因素,进行多方案比选,以选择最优方案。首先,介绍了江城大道的路线布设、主要控制点及路线布设原则;其次,从全线4个路段中选取有代表性的2个路段(谭家河村路段和宜万铁路段),分别进行K线、B线、D线和K线、E线、F线的详细比选分析,总结和探讨了山岭选线、下穿高铁选线等关键性问题; 最后,在体现“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环保选线” “标准选线”理念的前提下,总结并确定了选线方案。
2021(3):13-15.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04
摘要:东城大道是昆山“双环-四联-八射”快速路系统外环中东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快速化改造须开展总体方案设计研究。以功能需求分析为依托、交通量分析为支撑,梳理了沿线重要节点及控制物,特别针对两处现状隧道控制条件,提出了两个总体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论证与比选。最后综合考虑现状隧道、沿线高压铁塔及重要出行节点等控制因素,确定了总体方案和出入口布置,效果良好。
2021(3):16-18.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05
摘要:由于城市架构层层扩张,交通压力不断增大,因而需对既有道路进行拓宽改造。以张家界市武陵山大道(张清公路)拓宽改造为工程实例,介绍其建设背景、项目概况和主要技术标准。通过对工程交通流量的预测和规模的论证,对工程总体方案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路段的功能情况对子午路(起点)至县道X018(终点)中4个路段的横断面型式进行了分别布置;在充分考虑与周边地块进行衔接的基础上,对大学城高架节点等4个节点进行了设计。最后总结强调,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在满足道路畅通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地方规划、现状条件、挖填平衡、不同路段的功能和周边地块情况,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2021(3):19-21.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06
摘要:城市立交接地匝道接地位置的选择是否合理,严重影响着匝道甚至立交的通行效果。针对此问题,结合昆明二环石闸立交接地匝道设置工程实例,首先,对平交口进口道及出口道的匝道位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如何确定接地匝道离地面平交口的最小距离。然后,对如何合理布置匝道口在道路横断面上的位置进行了分析,对匝道口在横断面上靠左、靠中、靠右设置分别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结论:接地匝道的接地位置对匝道的通行效果影响很大,接地匝道的匝道口应与地面平交口保持一定距离,并应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将接地匝道口布置在道路横断面中最合适的位置。从工程实例的效果看,匝道通行效果较好。
2021(3):22-24.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07
摘要:通过阐述沈阳市快速路建设发展情况,分析了市区交通变化情况、城市快速路的规划发展思路和设计方案的演化,研究了各阶段沈阳市快速路体系的功能定位和不同时期快速路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的各类影响因素,总结了快速路工程建设经验,探索了快速路未来设计和建造的新模式。
2021(3):25-27.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08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城市停车位缺口越来越大,尤其是中心城区,开发密度较大,导致用地紧缺、交通拥挤、停车困难等问题更加严重。在当前由粗放式的外沿到集约化、紧凑化发展的背景下,解决城市停车问题十分迫切。重点研究中心城区在高密度开发、用地紧张的环境下如何解决城市停车问题,在分析城市停车综合解决思路基础上提出“地下+立体+智慧”停车的解决新思路,并对这三方面的解决方案分别进行论述,对中心城区停车解决方案提出发展建议,可为今后城市停车解决方案的具体实施提供参考。
2021(3):28-31.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09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减少因土地硬化造成的城市雨水排水能力不足问题,促进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海绵城市”理念逐步应用在城市建设各行业中,而北方城市受气候因素影响,其海绵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特殊性。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运输载体,是连接各区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北方地区海绵道路建设特殊性,提出了北方地区海绵道路设计影响因素,总结了北方地区海绵道路设计要点,最终以呼和浩特市东站南路为例,介绍了北方地区海绵道路设计内容,以期为北方地区海绵道路设计和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2021(3):32-33.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10
摘要: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设计需要将传统道路工程与新兴智慧交通工程深度融合,兼顾道路基础设施与智慧交通设施设计要求,引入互联网企业迭代与共享思维,提出测试相对集中、柔性可控可测、专用共享统筹、标准适度超前的基本设计理论,并结合国内外多个测试场地情况,进行了完整解析。
2021(3):34-35.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11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道路美学对城市整体风貌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因此需要对城市道路美学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道路与建筑的宽高比、色彩、绿化,以及路灯、雕塑、路缘石、人行道铺装、栏杆等因素的分析,将城市道路可视范围内的美学效果进行归纳总结,为其他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1(3):36-39.
摘要:根据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及周边的地形、地物、地质特点,研究适用于跨越各等级道路的高铁结构物解决方案,包括常用跨度简支梁和变高连续梁、等高连续梁、连续刚构、刚架桥、(异型)框架桥、下承式拱桥等高铁桥跨结构物。针对不同规模的道路障碍物,提出可供选择的常用跨越结构物适用原则,为其他类似铁路工程的涉路跨越结构的方案选择提供借鉴。
2021(3):40-42.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13
摘要:采用工业化模式可提高桥梁建造效率,具有经济性及环保性能优势,在我国取得长足发展。以G312(南京绕城高速—仙隐北路段)改扩建工程为背景,开展城市建造背景下的桥梁预制装配式下部结构的选型及设计方法研究。通过对性能需求及运输条件的考量,选取了以大挑臂倒T型半隐式盖梁为代表性的系列装配式下部结构,确定了高度、宽度及牛腿宽度参数的设计方法;考虑运输条件限制、施工便利性需求,提出超宽盖梁及大断面墩柱的划分方法;根据性能需求、施工误差分析以及技术成熟度,选型了盖梁块段之间、盖梁与墩柱之间、墩柱与承台之间的连接方式。
2021(3):43-46.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14
摘要:对曲线变宽连续钢箱梁采用MIDAS软件建立空间梁单元、空间板单元进行计算分析,优化曲梁单元计算模型更加符合实际受力情况。依据新规范对各个设计要点如:局部稳定折减、剪力滞折减、第二体系、空间腹板配比等分项阐述,总结曲线钢箱梁计算规律与设计要点,提出优化设计思路。根据梁、板单元特性与结构特点合理选择计算模型。
2021(3):47-51.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15
摘要:独肋下承式系杆拱桥具有跨越能力强,占用桥面宽度少,桥面标高低,结构简洁,造型优美,施工方式灵活多变,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横向只有一片拱肋,一般拱肋设置在桥面横向中间位置,吊杆也设置在拱肋正下方,如果桥面宽度较大,则对桥面横向受力要求较高。通过工程实例,应用平面及空间计算软件,分别对结构纵向整体受力及横向受力进行对比计算,同时对结构的空间稳定性进行分析,确保桥梁各个构件的受力满足要求[1],为类似桥型设计提供了参考。
2021(3):52-54.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16
摘要:以某大跨度系杆拱桥为背景,对系杆拱桥的内倾角、拱轴线和矢跨比进行参数分析。重点讨论了不同拱肋内倾角下拱桥受力、合理拱轴线的选择和不同矢跨比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拱肋内倾角对拱肋的面外稳定影响较大;拱肋内倾角度加大,横撑线刚度增强,,可以增大拱肋面外稳定安全系数;1/4L拱肋截面为拱肋控制截面,悬链线方案拱肋截面受力最好;随着矢跨比的降低,拱肋面外稳定安全系数下降。
2021(3):55-58.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17
摘要:以上海市大叶公路奉贤段改建工程中L型高低盖梁为背景,提出了2种可行的L型盖梁的钢束配置方法,并分析了盖梁在2种配束方式下的受力特点。提出了横向不对称钢束配置方案的优化方法及施工阶段的钢束张拉顺序布置方法,通过对比分析盖梁实体有限元模型和梁单元模型下的计算结果,提出了2种分析模型在工程设计中的使用建议
2021(3):59-61.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18
摘要:Based on AASHTO LRFD 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s 2017, the design checking computation of concrete bridge superstructure is introduced by using the bridge design software CSI Bridge of USA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 limit state, service limit state and fatigue limit state.
2021(3):62-64.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19
摘要:孟加拉帕德玛大桥主桥由41孔跨度为150 m钢桁梁组成,由于钢梁为全焊接结构,采用浮吊与桥面吊机配合整孔安装的施工方案,钢桁梁吊装上桥后不具备线形调整的条件。钢梁竖向线形误差要求控制在±20 mm以内,对比国内同类桥梁,线形控制要求高;且支座下摆允许偏离设计位置±10 mm,整孔钢桁梁纵向制造长度控制难度大,通过研究影响预拱度理论计算的因素,以及预拱度的设置方法,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其成果对同类国际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2021(3):65-67.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20
摘要:陆港大桥为102 m+208 m+102 m半漂浮体系斜拉桥。主梁采用正交异性板流线型扁平整幅钢箱梁。斜拉索采用平行钢绞线拉索体系。主塔采用格构柱式钢-混组合结构“门”式塔。详细介绍了该塔型以及针对该特殊塔型设计的斜拉索锚固系统,对类似斜拉桥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1(3):68-71.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21
摘要:独柱墩桥梁由于其特有的结构特点和受力特性,存在倾覆风险,即有部分独柱墩桥梁倾覆能力储备不足,需要进行加固设计。结合工程实例,采用了增设钢盖梁和双支座方案,对钢盖梁建立了ASNYS精细化三维模型,通过优化设计,确定了合理的钢构件空间布置间距,各钢构件强度满足规范验算要求;同时,采用抱箍和锚固的方式,将钢盖梁连接于独柱墩,并对锚栓布设进行了优化设计,对锚栓钢材和墩柱混凝土承载能力进行了验算。本文可为类似独柱墩桥梁加固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和案例参照。
2021(3):72-74.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22
摘要:某城市90 m钢箱拱肋提篮系杆拱桥,主梁采用钢混叠合梁,拱肋截面高度和宽度在空间同时变化,并采用无柔性系杆体系和减隔震抗震体系。通过对该桥技术特点介绍和计算分析,可为同类型桥梁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1(3):75-77.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57
摘要:节段预制拼装桥墩技术在低地震区应用相对比较常见,高震区特别是8度区以上地区应用很少,究其原因是因为高震区的抗震问题尚未得到大家统一认可。现以河北地区一处立交主线桥抗震设计计算为例,阐述减隔震技术在预制拼装桥墩抗震设计方面的应用。通过计算分析可知,预制拼装桥墩上采用减隔震技术可很好地满足工程要求并能回避预制拼装接缝延性耗能问题,是高震区预制拼装桥墩抗震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2021(3):78-80.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24
摘要:随着桥梁智能感知云平台的运营,其感知数据量随时间呈线性增长。如何使感知数据轻量化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用于桥梁结构的安全评定,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以某内河航道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感知数据为例,探讨轻量化数据处理、分析以及数据可视化方法,以期为更好地处理、分析以及展示桥梁感知数据提供参考。
2021(3):81-84.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25
摘要:计算了混凝土收缩徐变损耗、混凝土弹塑性压缩损耗、钢束松弛损耗、垂向预应力筋的摩擦损耗以及锚固损耗值,完成了箱体梁垂向预应力筋损耗的现场测量分析。计算和检测成果比较显示,计算方法对箱体梁垂向预应力筋的损耗计算有效、适用和安全,对同类工程计算应用有技术参考价值。
2021(3):85-87.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26
摘要:满堂支架法作为一种成熟的施工技术手段,目前被大量应用于城市桥梁现浇主梁的施工项目中。具有施工方便、周转时间短和辅助设备少的优点。但对于直腹板现浇箱梁,尤其是主梁较窄的现浇箱梁,由于混凝土侧压力、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以及振捣产生的水平荷载存在,使得腹板处支架存在较大的水平推力,导致整个结构处于危险状态。以某工程项目为依托,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通过调整斜撑布置形式对结构受力状态进行改善。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均可有效降低水平推力作用下造成结构局部应力集中的现象,有利于不利荷载均匀向整个支架结构传递。
2021(3):88-90.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27
摘要:某城市高架桥梁中等宽段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墩连接分节预制盖梁。针对工程项目及其盖梁结构特点,通过合理的总体规划,让所有的双柱分节盖梁能够共用一套模板,节约总工程造价。在分节盖梁计算过程中,重点考虑了接缝位置受力状态与承载能力,针对接缝剪压区抗剪承载能力验算过程中不收敛的问题,分析了不收敛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验算思路。针对分节盖梁的横向拼装施工,设计了两个钢盖梁作为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横梁,降低了施工中横向拼装的施工难度,节约了临时措施的建造成本。
2021(3):91-93.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28
摘要:以某城市桥梁抗倾覆验算与加固设计为工程背景,通过对该桥梁抗倾覆验算的总结梳理,分析该桥抗倾覆验算满足不了现行规范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案,为抗倾覆验算与设计提供参考。
2021(3):94-96.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2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景观水体是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一抹绿色,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休闲生活空间。但在景观湖的规划设计中,尚有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目前很多文献关注的重点也多是湖体水量补给、水质控制等方面,反而最基本的防洪安全往往被忽视。结合实际案例,对南京某景观湖区从防洪规划方面进行研究,并进行水量平衡分析,提出了水质控制建议,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1(3):97-99.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30
摘要:水环境是城市重要的发展基础之一、是检验城市管理水平的关键之一。做好小区雨污混接改造工作,将污染控制在源头,将减少溢流混流污水对天然水体的影响,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2021(3):100-101.
摘要:老城区排水系统现状和近期以合流制为主,部分城区远期雨污分流后以分流制为主。为了控制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调蓄池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措施。以武汉老城区CB小流域为例,对武汉城区的降雨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武汉城区降雨量与降雨强度的关系,推导出CB小流域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截流倍数与溢流外排量之间的关系,并参考远期控制径流污染所需的调蓄池有效容积,进而得到CB小流域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调蓄池的推荐有效容积。
2021(3):102-103.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32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产生了污染源并形成了黑臭水体。在结合农村小流域治理的同时,也要对当地的黑臭水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理工作。现对农村黑臭水体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阐述,详细分析农村小流域黑臭水体的治理措施。其成果可为类似农村小流域治理提供经验参考。
2021(3):104-106.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33
摘要:针对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资料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从平面设计要点和竖向设计要点两方面分别对辐流式二沉池中设计流量的选定、沉淀池表面积计算、进出水口、污泥区容积计算,以及有效水深、池边水深和总池高计算等进行了探讨,并对刮(吸)泥设备和配水井的设计要点进行了相关说明。同时结合工程实践,优化平面设计参数和竖向设计参数,合理选择刮(吸)泥设备和配水井等辅助设施,能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2021(3):107-112.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34
摘要:G4216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犍为岷江特大桥主桥采用主跨458 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主桥由主拱圈、桥面梁和附属结构三部分组成。主要介绍该桥的总体制造思路、制造关键重难点及解决思路、大节段整体运输重难点及解决思路、现场安装重难点及解决思路。
2021(3):113-116.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35
摘要:以深圳市东部过境高速公路某一既有桥墩基础托换为例,说明高架桥桩基托换的设计方案、施工工序,以及设计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将理论计算、施工实践及监控量测相结合,说明桩基托换设计的合理性、有效性。
2021(3):117-119.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36
摘要:通过分析1座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顶升过程中梁体的受力状态,阐述了梁体顶升原理、梁体顶升过程中的施工控制原则及方法,并模拟计算顶升梁体以及顶升梁体过程中道钉和钢轨的安全性,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监测措施,为确保桥梁安全提供依据。
2021(3):120-123.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37
摘要:以松浦大桥改建为背景,分析了桁架梁桥改建的施工监控特点,建立了老桥施工监控以结构安全控制为主,新、旧结构的适配性控制为辅的总体控制思路,研究了相应的监测与控制方法。针对支座更换施工阶段,对支座反力和主桁架动力特性进行识别,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与评估结构总体的技术状况。此外,开发应用了基于“互联网+”的监控数据与信息交互平台工作模式,为国内外同类桥梁的施工监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与借鉴。
2021(3):124-127.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38
摘要:采用装配式施工和分区围堰的方法来快速重建或扩建简支型桥梁。尤其适用于不停航要求的浅层河流上,可以同时满足水上运输和雨季防汛需求。同时,对新桥要求更高车辆荷载通行能力和施工区域大量车辆通行需求时,要在桥梁台后进行地基处理。对原有的管线进行搬迁和保护。
2021(3):128-129.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39
摘要:结合公铁并行条件下某一级公路软基施工的案例,针对场地范围内软土分布广且深厚的情况,保证公路施工及运营期间对城轨的影响降至最低,软基处理采用碎石注浆桩加固处理,充分发挥其对既有建筑及基础的影响较小及施工安全可靠的优势,阐述碎石注浆桩的施工方法和监测。其成果对碎石注浆桩在公铁并行条件下公路工程的施工具有参考应用价值。
2021(3):130-132.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40
摘要:结合公铁并行条件下某一级公路软基施工的案例,针对场地范围内软土分布广且深厚的情况,保证公路施工及运营期间对城轨的影响降至最低,软基处理采用碎石注浆桩加固处理,充分发挥其对既有建筑及基础的影响较小及施工安全可靠的优势,阐述碎石注浆桩的施工方法和监测。其成果对碎石注浆桩在公铁并行条件下公路工程的施工具有参考应用价值。
2021(3):133-136.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41
摘要:It has been 12 years since Shanghai Yangtze River Bridge was completed and opened to traffic service in 2009. During this period, the main steel deck pavement of the bridge has been damaged to a certain extent because of heavy traffic and wet river climate. Therefore, two large-scale maintenance projec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pavement disease conditions, maintenance schemes and scheme implementation effects, two maintaining technical scheme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adaptability of steel deck paving material and structure system to the heavy traffic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situation of domestic heavy traffic. At the same time, the quality of bonding system between the pavement and steel plate should be improved in order to ensure the long-term service performance of steel deck pavement system and to decrease various diseases and follow-up ordinary maintenances.
2021(3):137-139.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42
摘要:近年来,计算机、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为长大地下道路运营安全和效率提升提供了更多智慧化手段,新技术与传统基础设施结合,发展智慧地下道路是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分析隧道机电系统信息化现状,与传统综合监控系统的关系,针对性地提出一套智慧地下道路系统总体平台,推动隧道运营管理和通行效率的提升。
2021(3):140-142.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43
摘要:为了分析研究大跨径桥梁在运营过程中不均匀温度分布情况,以某主跨160 m的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背景,考虑夏季、冬季的太阳照射、对流热交换、辐射热交换与日大气温度变化等因素,通过ANSYS软件进行全桥三维温度场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中对混凝土桥梁竖向温度梯度比桥梁实际运营时偏小,对于昼夜温差较大的山区等,在日后设计中可以酌情提高竖向温度梯度值。
2021(3):143-145.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44
摘要:在地震高烈度地区桥梁下部结构设计时,经常会遇到桥墩较高时需要设置系梁的情况,来防止墩柱发生横向动力失稳,减小地震作用下的桥梁破坏。从大量的震害中发现未设系梁的桥墩比设置系梁的桥墩横向破坏显著。以毛林特大桥引桥下部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E2地震作用下墩柱的横向变形和关键截面的内力,研究表明桥墩较高时系梁设置对桥墩横向抗震性能影响显著。
2021(3):146-150.
摘要:以空间曲面桁架桥为例,采用桥梁专业计算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分析空间异形桁架各杆件的力学性能和特点,并拟定杆件尺寸,验算桁架各构件强度、刚度;通过屈曲分析,验算全桥整体稳定性及构件稳定性,根据曲面桁架受力特点优化构件尺寸。对空间曲面桁架桥结构动力特性的分析表明,其振型表现为横向振动,可通过增加两榀曲面桁架间的横向联系来抵消由构件本身引起的弯矩。
2021(3):151-154.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46
摘要:碱矿渣胶凝材料是具有高强、高耐久性的胶凝材料,但其收缩大,易开裂,是阻碍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通过圆环法研究了MgO膨胀剂、聚丙烯纤维和减缩剂单掺或复掺对碱矿渣胶凝材料开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掺MgO膨胀剂对碱胶凝体系抗裂不利,减缩剂和聚丙烯纤维的掺入能够有效延缓裂缝的形成,减小开裂面积。
2021(3):155-158.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47
摘要:以某大桥主墩桩基的荷载试验为例,介绍双荷载箱自平衡法桩基荷载试验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试验要点。根据试验结果表明,双荷载箱法在大墩位桩基试验、研究桩端注浆效果测试中具备明显的优势。该技术可以解决传统静载试验和单荷载箱试验无法解决的问题,为工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桥梁桩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1(3):159-163.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48
摘要:The load-displacement relationship curve of pure bending aluminum alloy rectangular tube members is calculated by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The calculated result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whole process, a simplified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bending strength of high-strength aluminum alloy is derived, which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engineering design.
2021(3):164-166.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49
摘要:采用模态参数识别法,基于能量平衡原理,推导了索力、索的抗弯刚度和索的固有频率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关系式。采用该关系式,可以通过索的实测振动频率,计算出拉索索力和拉索抗弯刚度。
2021(3):167-169.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50
摘要:从小型装配式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要求出发,在传统混凝土建筑材料基础上,加入粉煤灰、硅粉、耐碱玻璃纤维等外掺剂,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以粉煤灰、硅粉、耐碱玻璃纤维为试验因素、不同掺量为试验水平,构造L9(34)型正交表,寻求不同外掺剂配合比条件下混凝土28 d强度和容重,达到轻质高强的目的。由试验结果分析可知,上述外掺剂最优配合比为粉煤灰掺量20%、硅粉9%、耐碱玻璃纤维1%时,混凝土强度30.5 MPa,容重2 015 kg/m3;并通过对比试验,确认结果达到设计要求。上述试验结果可为小型水工装配式建筑物实践提供借鉴。
2021(3):170-172.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51
摘要:在基坑放坡开挖地下水控制中,止水帷幕对基坑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点:(1)水泥土抗剪强度高,提高了边坡稳定性;(2)水泥土止水帷幕止水,将形成较大的水压力,降低了边坡稳定性。对于哪一种影响因素占主导尚需讨论。现以厦门某引水干渠基坑为例,基于PLAXIS 2D有限元模拟进行探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止水帷幕增加了土的刚度,对于基坑稳定和位移都有积极的影响;止水帷幕虽提高了边坡稳定性,但提升效果不大。
2021(3):173-178.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52
摘要: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炉渣集料)具有连续的级配分布、一定的强度性能和潜在的水硬性能,可替代天然集料应用在水泥稳定碎石中。但炉渣集料基本性能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性能的影响尚不明晰。首先,对不同产地炉渣集料的基本性能进行研究;其次,以炉渣集料替代一定比例、同粒径的天然集料,进行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配合比设计,基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不同掺量炉渣集料的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强度性能;最后,基于相关性分析,确定炉渣集料基本性能对水泥稳定炉渣碎石击实特性和强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最佳含水率随炉渣集料掺量增加而增大、最大干密度随炉渣集料掺量增加而减小;随着炉渣集料掺量增加,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强度逐渐降低,且水泥稳定干法炉渣碎石的强度高于水泥稳定湿法炉渣碎石强度。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最佳含水率与炉渣集料的吸水率相关性较高;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炉渣集料的密度、吸水率和烧失量呈正相关、与炉渣集料的压碎值呈负相关。
2021(3):179-182.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53
摘要:为减少或延缓城市道路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萌生、扩展,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路用性能,分析其作为半刚性基础抗裂措施的抗裂效果。结合城市新建道路工程现场试验段,对其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总结,提高了现场施工的质量,并对现场试验段的长期使用效果进行跟踪观察。结果表明,铺设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后,路面的疲劳、剪切、拉拔和低温抗裂性能均具有较大的提高,其路面在使用较长一段时间后均未出现反射裂缝,其能较好的防止或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扩展。
2021(3):183-186.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54
摘要:随着市政道路桥梁检测要求的不断提高,检测数据分析和应用深度也随之提高,如何让检测数据更加有效、更加生动的反应道路桥梁的技术状况,成为了越来越多使用单位的基本诉求。针对这一现象,论文介绍了道路桥梁检测数据与BIM技术结合的基本路径,分析阐述了道路桥梁检测数据的主要内容及应用方面的不足,重点研究了如何以BIM信息模型作为检测数据载体的实施方法,归纳了哪些检测数据更加迫切的需要导入到BIM模型中,并通过分析各方单位的不同需求,对使用BIM模型中检测数据的应用场景提出了实施方案,为BIM信息模型的建设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1(3):187-189.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55
摘要:介绍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图参数化绘图技术。该绘图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图的绘图问题。参数化绘制城市工程管线综合程序可直接安装在AutoCAD软件中,并配有可视化交互界面,使设计人员方便、快捷完成城市工程管线综合图的设计绘图工作。
2021(3):190-192.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56
摘要:依托宁波某工程进行超长大直径桩的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得到桩顶荷载-沉降关系曲线,据此得出桩的极限承载力;桩身不同深度位置埋设有钢筋应力计,静载荷试验过程中记录不同荷载下不同深度钢筋应力计读数,通过换算得到桩身不同位置的轴力随荷载变化规律,并据此得到桩身极限侧摩阻力及极限端阻力;通过试验结果对超长大直径桩的承载特性进行分析,并将通过桩身轴力测试得到的桩基极限承载力与静载荷试验得到的桩基极限承载力进行对比,两者较为吻合,证明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2021(3):193-197.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23
摘要:通过上海某水厂基坑的咬合桩围护施工,分析了在含承压水的复杂软土地层中采用全套管全回转钻机进行硬切割成孔的咬合式排桩施工易出现的问题,以及采用的相应施工措施和施工要点,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1(3):198-202.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58
摘要:Taking an underpass under the oblique crossing condition of Shanghai S7 Highway Phase I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e structural stress of the prefabricated assembly system with convex-concave tenon joints and the cast-in-place technological system with closed frame for longitudinal joint is analyzed and compared. In design, it is usually assumed that the simulation of the convex-concave tenons with hinge joints is unreasonable.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venient engineering design,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equivalent calculation model of closed frame system can be considered in the stress calculation model of prefabricated oblique crossing tunnel structure system, but the internal force value at the position of convex-concave tenons should be appropriately increased by 20%~30%. This study result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the supporting projects, which can be referred for the similar projects.
2021(3):203-206.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59
摘要: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南路某工程基坑为背景,研究基坑周边建筑重要且高大、管线众多等复杂环境下的基坑开挖方式。实践证明,对基坑进行精确化的开挖,能有效减少周边建筑的安全隐患,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2021(3):207. DOI: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3.060
摘要:某有机废弃物填埋场封场之前存在岩溶和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通过对场地条件和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提出边坡加固方案,对于不稳定、欠稳定的楔形体区域采用框架梁+锚杆的支护,对于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的区域釆用喷锚支护,确保填埋场封场后坡体自身安全并提高其抗渗能力。
《城市道桥与防洪》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 邮编:200092
电话:021-55008850 邮箱:cdq@smedi.com
版权所有:城市道桥与防洪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