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0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题论述
    • 城市桥梁典型病害与运营风险管控

      2022(10):1-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01

      摘要 (809) HTML (0) PDF 1.08 M (4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针对城市桥梁运营安全风险问题,开展运营风险点分析和管养决策研究。研究梳理了城市桥梁结构特点,明确了典型城市桥梁结构运营风险和外因风险。通过风险矩阵明确了不同运营风险的危险等级,结合管理决策矩阵,明确了不同管养策略的实施阶段,建立了城市桥梁运营期针对典型风险的中长期处置措施。有如下结论:1)典型的城市桥梁结构风险包括空心板铰缝失效、索结构失效、独柱墩倾覆、双曲拱等老旧桥梁垮塌、预应力体系失效、附属设施连接失效等;2)典型的城市桥梁外因风险包括超载重车、火灾、车船撞、洪涝等;3)可通过风险分析和科学决策,建立系统科学的中长期处置措施,改善结构专项性能,提高桥梁风险管控能力。

    • >道路交通
    • 新时期城市道路设计策略研究

      2022(10):6-10,2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02

      摘要 (650) HTML (0) PDF 4.01 M (3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城市交通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发展,道路交通从主要重视“机动车通行”向全面关注人的交流和生活的“以人为本”转变,道路建设也更加关注让人民群众体验更多获得感。本文基于新时期城市道路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多元融合一体设计的总体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围绕交通设计、道路工程、景观工程、附属工程、智慧设施等几个层面提出实施策略,希望为道路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与思考。

    • 城市道路有机更新策略研究

      2022(10):11-1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03

      摘要 (716) HTML (0) PDF 720.65 K (3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道路有机更新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浙江嘉兴海盐县百尺路有机更新为工程背景,针对道路、景观、建筑立面的现状问题,进行了设计思路研究。应该不断从强化城市功能、改善城区面貌、优化人居环境、强化公共服务及,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介绍了项目的具体更新措施。最后对道路有机更新的综合性特点及精细化要求进行了总结。

    • 交通宁静化理念下公交站点处两轮车专用道一体化设计

      2022(10):14-1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04

      摘要 (616) HTML (0) PDF 3.22 M (3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两轮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专用道一体化的改造方案是为解决城市中心摩托车和非机动车争夺路权带来的交通问题的一种探索和尝试。专用道的设置不可避免也要对公交车站进行改造,交通比较复杂。为有序引导站点处的交通流,保障乘客安全,首先介绍了路段两轮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专用道一体化方案的改造原因和思路,然后结合城市交通宁静化理念,对直线式停靠站和港湾式停靠站处的专用道提出了几种设计方案,并分析其优缺点和用地条件。经过对比,推荐公交站点处采用曲线式两轮车专用道设计方案,最后还配套了一些交通宁静化措施。

    • 轨道交通站域步行系统优化研究

      2022(10):20-2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05

      摘要 (769) HTML (0) PDF 1.10 M (3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是老旧街区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一方面引导居民出行方式,提高出行便利度,另一方面对轨道站点周边空间进行更新改造,补充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打造高品质的公共空间环境。本文以重庆南岸区海棠溪轨道站步道为例,从轨道站步行系统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的角度,提出优化步行通道的措施,对改善居民轨道接驳交通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 道路慢行系统品质提升与精细化设计的探讨

      2022(10):23-2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06

      摘要 (523) HTML (0) PDF 5.55 M (3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公共设施的快速发展,交通设施投资的增加,使道路交通有进一步发展,但是,部分城市交通管理部门仍重视道路机动车道功能优先,导致慢行系统基础设施的落后、投入较少或不合理规划,从而逐步显示出慢行交通出行不便的问题,或一些障碍,难以营造出高品质的交通出行环境,无法展现城市活力与魅力。本文从慢行系统建设需求、建设必要性、现状情况等内容论述,提出一些精细化设计的思路,以满足当前道路交通高品质的要求。

    • 兰州白塔山综合提升改造项目的难点分析

      2022(10):27-2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07

      摘要 (632) HTML (0) PDF 1.46 M (3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兰州黄河北岸白塔山北滨河路段的综合提升改造项目中建设条件较为复杂的情况,为了分析解决该项目中存在的诸多控制性难点、使项目能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顺利进行,通过线位通道选择、地质灾害评估、古建筑保护、交通影响评价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项目可行性的四大控制性难点,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因地制宜地提出:道路改为下穿白塔山的隧道贯穿形式以提高北滨河路网的交通运输能力,隧道口处设置锚索抗滑桩、锚索框架和挡土墙结构以防止出现山体滑坡,隧道施工方式采用全机械开挖以减少对白塔山上方古建筑群的影响,设计采用预制拼装式的桥墩及钢箱梁结构以缩短现场施工周期并减轻施工期间对北滨河路网交通的不利影响。

    • 宜昌市云集路改造方案研究

      2022(10):30-3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08

      摘要 (484) HTML (0) PDF 1.47 M (3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人们对绿色、健康、品质生活的向往,在街道改造中对步行、自行车和街道环境越来越关注。本文以宜昌市云集路改造为工程依托,通过对街道环境的梳理,提出项目的改造思路。结合不同区段的建设条件,分段优化道路断面布置。针对沿线的景观风貌,打造一条特色的景观街道。

    • 基于老城区旧路改造的精细化设计研究

      2022(10):33-3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09

      摘要 (741) HTML (0) PDF 204.07 M (6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城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大部分道路已超过设计年限,进入改造期。旧路改造由传统的“以车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由重视“交通功能”转为“交通、景观、生态” 并重。不仅要考虑交通功能的改善,还需考虑道路景观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改造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通常比新建道路更复杂,考虑因素更多。该文结合西安鄠邑老城区主要道路的改造提升等工程实例,阐述了精细化设计的概念及技术措施,对以后旧路改造具有参考价值。

    • 外马路旧路改造设计与思考

      2022(10):38-41,4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10

      摘要 (176) HTML (0) PDF 2.16 M (3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城区道路交通日益拥堵和设施逐步陈旧,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各地政府在现有道路空间基础上,不得不想方设法进行旧路改造。本文以汕头市外马路为例,从道路平面、横断面、纵断面、交叉口、慢行系统、交通设施、绿化、雨污分流等方面进行探讨,阐述旧路改造中应当考虑的各种因素、以及相互间的影响,为类似市政道路的旧路改造提供借鉴。

    • 济南市顺河快速路南延工程方案设计

      2022(10):42-4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11

      摘要 (718) HTML (0) PDF 2.66 M (3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济南市顺河快速路南延(英雄山立交至南绕城高速)建设工程为例,探讨了在城市建成区建设快速路面临的各种困难,分析了在复杂条件下城市快速路的建设形式。通过对地面交通组织、用地条件、轨道统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建设形式;在区域交通分析基础之上结合城市建城区典型建设条件论证建设规模、同时对快速路总体方案、节点设计等进行了研究。

    • 南宁市三津立交桥方案选型研究

      2022(10):46-4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12

      摘要 (509) HTML (0) PDF 1.68 M (3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市互通立交选型的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整个立交的功能和投资,也关系到远期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发挥,它是一个多指标综合决策的结果。三津立交桥为南宁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相交的枢纽型互通立交,本文在立交功能定位分析和交通量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地形地貌和限制要素,阐述了该立交设计选型设计思路,通过对三种立交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确定了立交方案。通过本工程的实例,可以为城市立交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 高液限土路基的改良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

      2022(10):50-52,5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13

      摘要 (87) HTML (0) PDF 1.17 M (3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度假区B地块市政配套工程中,地勘显示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以高液限粉质黏土为主,原状土的地基承载力很高,但一旦开挖裸露遇水后迅速成泥状,承载力急剧下降,对路基稳定十分不利,本文通过掺水泥改良路基土,可以基本达到对下卧高液限土的隔水作用,满足作为路基填土的要求,同时提出高液限粉质黏土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注意事项,为其他类似高液限土路基设计及施工提供了借鉴价值。

    • 城市桥下空间利用研究

      2022(10):53-5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14

      摘要 (398) HTML (0) PDF 1.02 M (3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对西安市城市立交桥、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利用情况调查,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提高交通效率、增强服务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等为目标,以“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一桥一策”为原则,基于城市需求和建设条件,将桥下空间利用进行分类研究,按照“合规性、安全性、效率性、适宜性、景观性”的设计理念,提出各类型典型桥下空间利用的设计对策和设计方案,为桥下空间的合理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 >桥梁结构
    • 不同结合方式对预应力组合梁桥受力的影响

      2022(10):57-6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15

      摘要 (631) HTML (0) PDF 1.39 M (3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结合方式对预应力组合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以一主跨70 m的预应力组合梁为例,选取先结合组合梁和后结合组合梁两种结构形式作为对比分析对象,采用空间有限元模型详细模拟了组合梁的施工过程,计算两种不同结合方式的组合梁的受力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常规的先结合组合梁在混凝土桥面板张拉预应力后,部分预应力通过连接件传递给钢梁,而后结合组合梁的混凝土桥面板获得全部的预应力。后结合组合梁与先结合组合梁相比,在中支点截面混凝土顶面预压应力前者比后者大2.84 MPa、钢梁顶板的压应力前者比后者减少46.74 MPa、钢梁底板的拉应力前者比后者减少4.84 MPa。后结合预应力桥面板比先结合获得更多的预压应力储备,预压应力提升比例为30%,提高了桥面板在正常使用过程的抗裂性能。

    • 惠州市鹅城大桥总体设计及创新

      2022(10):62-6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16

      摘要 (713) HTML (0) PDF 1.81 M (3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鹅城大桥位于广东省惠州市,为双向通行6车道城市主干路桥梁,上跨东江,桥位处江面宽600m。桥梁景观造型设计极具地域特色,与当地自然、人文文化紧密结合,呼应了惠州“鹅城”的千年美称。主桥采用四跨连续空间斜跨异型系杆拱桥,主跨跨度为180m,为国内最大的空间斜跨偏态系杆拱桥。采用拱、塔和梁固结,墩梁分离体系。主梁创新性的采用正交异型钢桥面板与多片梁的结构形式。拱肋由五大系统组成,包括主拱肋、副拱肋、主副拱肋之间的斜杆、两副拱之间的曲杆以及曲杆之间的水平拉索等构件组成。主拱拱肋中心线为空间斜跨偏态曲线,吊索成空间放射性布置,吊索采用高强度平行钢丝吊索,主梁、拱肋系统和鹅塔均采用Q345qD桥梁结构钢。下部结构采用C40花瓶造型墩柱和水下C35钻孔灌注群桩基础。

    • 某单跨100m钢箱系杆拱桥总体设计

      2022(10):66-68,8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17

      摘要 (293) HTML (0) PDF 2.16 M (2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受场地条件限制,常规砼系杆拱桥施工无法搭设支架或吊装作业.钢箱系杆拱桥由于其自身结构重量轻、主梁刚度大,同时具备结构高度低、引桥长度短,总体造价低,在实际工程中使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介绍了某单跨100m下承式钢箱系杆拱桥的总体设计情况,包括结构形式、桥跨布置、断面形式、设计施工要点,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不对称大跨度箱梁桥总体方案设计

      2022(10):69-7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18

      摘要 (467) HTML (0) PDF 1019.61 K (2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介绍了郑州市热力总公司裕中热电厂百万机组引热入郑供热管网工程跨越南水北调总干渠管道桥的总体设计,综合考虑桥位环境、安全耐久、经济适用、施工、运营等因素最终选定实施方案。对推荐方案结构设计作了详细的论述,为类似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 乐平市接渡大桥总体设计

      2022(10):72-7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19

      摘要 (407) HTML (0) PDF 7.86 M (3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乐平市接渡大桥是一座公路兼城市桥梁,江西省内目前第一座公路钢桁架桥,桥位巧妙的利用平面线形避开现状老桥,采用老桥保障施工期间的社会正常通行需求,做到了“零拆迁”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主桥采用跨径(60+60)m的下承式连续钢桁架桥,桥面宽19.6m,新桥与现状老桥桥面净距7.9m,新桥建成后对老桥采用静力切割法拆除,确保了新建桥梁的安全。如何利用现状老桥保障施工期间正常通行以节约工程造价、满足Ⅴ-(3)通航净空要求、桥头两岸建筑“零拆迁”是项目的重难点,以该桥为工程背景,介绍桥梁总体设计构思,以期对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 宁波新典桥主桥设计

      2022(10):76-8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20

      摘要 (612) HTML (0) PDF 1.58 M (3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宁波新典桥以 “甬”为设计立意:主拱的线条寓意“甬山”, 行人步道的线条寓意“甬水”两者组合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甬动山水”整体意向。创造性地采用带有悬挑慢行系统的下承式系杆拱桥,跨径213m(桥长221.6m),拱轴线采用1.7次抛物线,拱肋采用六边箱型截面,拱肋上设置两组风撑,每组三道。系梁采用单箱单室断面,与正交异性桥面系采用焊接连接。悬挑慢行系统布置在主梁两侧,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副拱(装饰拱)、挑臂系统、挑臂人行道系统。主梁端部设置牛腿支撑引桥。拱上梁上锚固均采用吊耳构造,吊杆采用抗拉强度1860MPa的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主墩下采用钻孔灌注桩(摩擦桩)。

    • 扬州江广快速路连续钢桁架拱桥设计及计算

      2022(10):81-84,8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21

      摘要 (702) HTML (0) PDF 4.10 M (3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扬州江广快速路茱萸湾大桥工程实例,系统介绍了工程概况、主要技术标准、总体布置、结构设计、结构计算。详细论证了连续钢桁架拱桥的主桁架、桥面系、组合桥面板、吊杆和系杆设计关键技术,对结构整体静力、动力、稳定、组合桥面板进行了深入计算分析,为类似桥梁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 吴淞江工程(上海段)新川沙河段桥梁方案设计

      2022(10):85-8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22

      摘要 (223) HTML (0) PDF 1.88 M (2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吴淞江工程是国务院批复的《太湖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之一,包括河道疏浚与新开、新建水利枢纽设施、沿线跨河桥梁新建及改建等建设内容,其中先期实施的新川沙河段工程,河道总长约7.8km,需拆除重建桥梁7座(4座车行桥,3座人非桥),结合相关规划、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工程规模、当地文化等对7座桥梁设计方案进行统筹考虑,为城市跨行洪干河暨高等级航道桥梁设计选型提供参考。

    • 城市立交桥与地铁重叠段地梁设计

      2022(10):90-93,9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23

      摘要 (621) HTML (0) PDF 4.10 M (3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城市化不断建设与发展,难免出现城市桥梁与地铁线位相冲突的情况。广州市某快速化改造工程部分立交桥与城市已运营地铁线重叠,由于受地铁结构影响所限,需合理设置地梁避让地铁结构以保证桥梁线位通顺。该文结合项目特点主要介绍工程节点地梁的设计与计算方法,并通过midas建模分析提出在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供其他类似情况的工程参考。

    • 某山地螺旋吊桥结构分析与设计

      2022(10):94-9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24

      摘要 (149) HTML (0) PDF 1.30 M (2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螺旋吊桥有效的解决了陡坡段山地步道落地问题,同时结构新颖、美观。螺旋吊桥纵向计算可以理解为曲率较大的弯桥建立梁单元进行分析。为了结构有更好的人行空间和视线,采用吊杆与主梁内侧连接的方式,导致主梁在人群荷载作用下产生横向扭矩,有倾覆的趋势,横向分析不能忽视。本结构为螺旋状,有别于常规端部约束的直梁在扭矩作用下产生扭转剪应力。在均匀满布的人群荷载作用下,主梁各个位置的扭转变形一致,扭转剪应力不明显,表现出的是主梁横向受弯问题,与横向刚度息息相关。进而建立不同横隔板道数的三维板单元模型进行分析计算,以确定合理的横隔板数量,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东莞槎马大桥主桥下部结构设计

      2022(10):97-9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25

      摘要 (278) HTML (0) PDF 2.28 M (2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东莞槎马大桥跨越倒运海水道,为中洪路重要节点工程。主桥桥型为(90+160+90)m三跨矮塔斜拉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受水平推力影响,主墩采用双肢薄壁结构,两肢之间采用2cm橡胶板进行分隔。胶板既可作为施工模板,又能协调肢墩变形,在柔度与刚度间取得协调,可保证主墩受力合理的同时保证主墩船撞安全。本文详细介绍了主桥的下部设计及各项验算分析,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 双弧形跨海斜拉桥静力与稳定性分析

      2022(10):100-10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26

      摘要 (213) HTML (0) PDF 1.15 M (2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具有双弧形桥塔的跨海斜拉桥静力稳定性问题,首先介绍了工程概况以及风参数,并基于桥址处场地条件给出了主梁横向静阵风荷载的计算过程;其次基于Midas/Civil 2019建立考虑拉索几何非线性的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并给出了结构自振特性;最后探究了营运阶段可能承受荷载作用下的静力与稳定问题。研究表明:主梁在塔梁连接处的内力最大,而桥塔最大内力发生在下横梁连接处,桥塔弯矩和剪力最大值分别为3.05×105 kN.m和1.53×104kN;主梁跨中竖向位移和塔顶纵向位移最大值分别为52.52mm和17.364mm,均满足要求;横风作用下塔顶位移和主梁跨中横向位移分别为20.384mm和6.81mm,且稳定系数大于4,故在营运阶段不会因各种荷载共同作用下产生整体失稳问题。

    • 独塔钢斜拉桥成桥索力及施工索力计算分析

      2022(10):104-10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27

      摘要 (404) HTML (0) PDF 2.03 M (3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某单塔中央双索面钢斜拉桥为研究背景,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程序进行建模计算,采用恒载平衡法初步拟定成桥索力,根据设置的控制目标,以初拟索力为基础进行多次调整索力以达到预期的成桥状态从而求得合理成桥索力。采用正装迭代法对斜拉索施工阶段进行模拟,经过多次迭代计算,得到施工索力。结果表明,成桥索力较为合理,按照施工索力能够满足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要求。对独塔钢斜拉桥合理成桥索力和施工张拉索力的确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 桥梁动力测试及舒适性评价研究

      2022(10):108-11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28

      摘要 (81) HTML (0) PDF 1.05 M (2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先简支后连续钢混组合梁动力测试,发现桥梁制动试验时人明显感觉梁体水平晃动厉害,文中通过测试对该现象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桥梁舒适性评价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桥顺桥向振动处于人体容易感受到频域范围,目前桥梁顺桥向振幅值最大值不超过3mm,且桥梁顺桥向阻尼比较大,刹车后桥梁纵向能够立即消能,伸缩缝工作均正常,表明该振动对桥梁安全运营影响不大,目前规范关于梁桥振动研究和评价指标较少,本文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可为同类桥梁作参考。

    • >防洪排水
    • 北溪引水主干渠改造平面方案比选及水力计算

      2022(10):111-11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29

      摘要 (73) HTML (0) PDF 1.09 M (2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基于北溪引水主干渠改造中灌新路节点形式提出三种平面布置方案,通过渠线选择、水力计算、造价等方面的比选可知利用现状箱涵过灌新路隧道使得水头损失较小、不占用地块、对4号线影响较小,结合其他因素确定改造工程选线平面方案,进行新旧箱涵水力复核计算,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基于北京土城沟及小月河降雨资料思考

      2022(10):115-116,12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30

      摘要 (96) HTML (0) PDF 457.88 K (2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使水流调配工作更合理,以祁家豁子站和学清站2016-2020年汛期降雨资料为基础,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整理分析。分析得出两站汛期总雨量基本持平,降雨空间分布相差大,暴雨雨量占比大,降雨存在集中性特点。针对典型降雨进行数据比对,得出“7.20”降雨历时更长,总雨量持平,降水强度相对平缓。在未来工作中,为减少暴雨对社会造成的危害,需要提前降低水位、削减河道水位峰值,并根据雨水情预报及时主动调控闸门。

    •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海绵城市设施选型探索

      2022(10):117-12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31

      摘要 (390) HTML (0) PDF 618.11 K (3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海绵城市”在全国进行了大量的推广和实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设施主要是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雨水径流污染物削减率进行控制。本文根据理论计算方法,结合建设实例,针对不同路幅、不同纵坡的道路,对海绵城市设施选型进行探索,并提出建议,可为城市道路海绵城市设计提供参考。

    • 沟槽基坑上穿城市地道的影响分析

      2022(10):121-12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32

      摘要 (664) HTML (0) PDF 1.29 M (3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各种新建管道基坑与已建地下项目的空间相互影响成为常态,本文以某新建排水管线沟槽基坑上穿已建城市地道为例进行分析。随着地道上部沟槽土体开挖,道埋深减少,土压解除,垂直荷载减少,地道产生附加变形及附加内力会对地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可导致地道管片破裂、接缝张开。本文针对抗浮、开挖变形等方面提出保护措施,并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土体及结构变形,确保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为类似的工程设计、分析及施工提供借鉴。

    • 推进上海市水闸设施运维管理标准化探讨

      2022(10):124-12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33

      摘要 (57) HTML (0) PDF 649.19 K (2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上海市泵闸设施在河道整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发挥河道的排水和水资源调度作用的同时也提高了地区除涝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泵闸设施的运行管理与日常维护养护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根据水利部印发的《关于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办法》及其评价标准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本文阐述了本市水闸设施运行管理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存在的主要瓶颈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建议,希望为今后推进水闸设施运行管理标准化工作提供帮助。

    • >管理施工
    • 无支架施工系杆拱桥临时锚固设计与受力特性分析

      2022(10):128-13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34

      摘要 (282) HTML (0) PDF 1.13 M (3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无支架方式施工系杆拱桥时,施工期间的水平推力依靠施加于拱脚间的临时拉索进行平衡,随着施工过程的进行,水平推力不断发生变化,相应需要不停地调整临时索的索力。依托泰东河大桥作为背景工程,详细介绍了无支架施工临时索设计方法,并建立空间实体分析模型,研究了锚固区的受力特性,结果表明:临时索的施加对锚固横梁受力影响显著,横梁呈现明显的横向弯曲效应,为此提出钢束横向不均匀张拉的施工优化措施;锚固块主拉应力较大值主要出现在临时索锚下区及与系梁交界位置,应布置加强钢筋防止施工过程中开裂,锚固块整体主拉应力较小,满足受力要求。

    • 超宽幅梁拱组合钢结构景观拱桥施工关键问题研究

      2022(10):131-13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35

      摘要 (627) HTML (0) PDF 1.37 M (3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市桥梁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通行需求,其建筑造型还应符合建设环境的景观协调性。异形拱桥因其结构受力优异、造型轻盈美观,多作为城市景观桥梁的主要比选桥型。本文基于深圳梦海前湾河桥的结构特点和施工工艺,介绍了一种梁拱结合体系桥梁在预制和安装阶段保障主梁、异形拱肋线形、应力、吊杆力和临时支撑安全的关键技术,并通过空间有限元分析指导全过程施工监控。根据实测反馈数据,大桥线形、吊杆力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施工精度良好,景观效果也达到了预期目标。

    • 对空间扭曲截面钢桁梁安装技术的探讨1

      2022(10):136-14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36

      摘要 (86) HTML (0) PDF 4.02 M (3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钢结构桥梁工程由主桥和引桥两大部分组成,主桥一跨跨越繁忙内河河道,与之斜交;主桥结构设计为空间扭曲截面钢桁梁,引桥设计为简支钢箱梁。项目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桥位可用空间,尽量减小对航道的影响,岸边位置采用汽车吊吊装,航道位置采用整体大节段浮吊吊装的方式,各施工区域互不干涉,可多点同时施工。主桥边跨部分采用卧拼桁架片体吊装,中跨部分采用立拼整体大节段吊装的施工工艺,并针对性设计了辅助工装,保证了主桁梁空间扭曲截面的安装精度和质量。项目施工经验可用于指导类似桥梁的施工。

    • 人行斜拉桥换索工程施工控制

      2022(10):142-144,15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37

      摘要 (115) HTML (0) PDF 867.49 K (3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人行斜拉桥的换索施工控制,通过对人行斜拉桥换索施工控制的分析,讨论在换索过程中不同施工参数在不同施工阶段下所产生的特点,借助有限元法进行理论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得到换索后实测索力与理论索力值误差均在规范要求2%范围内,主梁线形得到较大改善,主塔偏位正常,因此换索施工过程均满足设计要求。

    • 预压式钢-橡胶组合断面防撞装置安装技术

      2022(10):145-14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38

      摘要 (81) HTML (0) PDF 1.41 M (2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桥梁防撞装置能有效减小桥梁船撞事故带来的危害,而其防撞性能的发挥则依赖于正确的安装方式。本文以池州长江大桥Z5-Z9墩的防撞装置为研究对象,对预压式钢-橡胶组合断面防撞装置安装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Z5主塔上的自浮式防撞装置和其他墩柱上的D型橡胶固定式护舷安装,分别组织安排了安装时设备、人员的进场顺序和详细操作步骤。最后总结出防撞装置安装的质量控制要点,为后续桥梁防撞设施的安装提供参考借鉴。

    • 独墅湖第二通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2022(10):150-15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39

      摘要 (472) HTML (0) PDF 2.78 M (2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独墅湖第二通道工程陆域段采用明挖法施工,水域段采用明筑围堰法施工,总体道路方案的确定主要受规划、航评、洪评等因素影响。对于陆域段隧道基坑临近周边敏感建筑段主要采用了刚度较大的地连墙支护形式,对基坑底部进行了被动区加固,并针对性的采用了MJS、钻孔灌注桩的隔离措施。为了降低水域段隧道变形缝处的渗漏水隐患,在变形缝处采用了“桩基+枕梁”方案,通过减小差异沉降确保止水带的工作性能。对于水域段采取了双排钢管桩为主的围堰形式,根据航评、洪评结论采用了分区施工的方案,满足施工期间航道的正常通行和防洪要求,并对横向围堰的结构整体稳定性及抗渗流稳定性采取了相应措施,最后对基坑、围堰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确保二者的安全。经过工程实践检验,以上关键技术合理可行,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 上海某基坑超深地墙变形与接缝张开分析

      2022(10):154-157,16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40

      摘要 (209) HTML (0) PDF 1.79 M (3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超深地下连续墙变形所导致的接缝渗漏问题是上海软土地区超深基坑施工所遇到的典型难题之一。本课题结合上海北横通道某深基坑工程,运用Plaxis 3D 有限元软件通过计算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不同工况下的地下连续墙的变形规律,以及基坑开挖过程中地墙变形与地下墙接缝张开渗漏的关系。结果表明:(1)当基坑开挖深度大于12m或20m两个临界点时侧向位移增长速度显著。地下连续墙的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基坑边的中点附近,向两侧逐步减小,这主要是基坑角部空间效应引起的。(2)地下墙接缝张开渗漏的危险点并不是发生在基坑中点最大侧向变形处,而是基坑边中部与角部之间、靠角部较近的位置。(3)即使对于较小尺寸的超深基坑,当开挖深度较大时,长边位移仍较短边位移有明显增大。本文结论对超深基坑开挖地墙变形与地墙渗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 滑降式快速预支撑体系在超深基坑中的应用研究

      2022(10):158-161,16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41

      摘要 (160) HTML (0) PDF 8.60 M (3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上海机场联络线4标华泾站的基坑为超深基坑,分为四个独立的区域进行开挖,其中4区基坑开挖深度达42.898m;目前,超深基坑施工中最大的施工难点为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控制。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不断加深,开挖工况也趋于复杂,一旦基坑变形过大,就会导致周边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出现沉降、撕裂甚至损毁的情况,给超深基坑开挖施工带来极大的风险。伺服钢支撑具有安装快速、立即发挥支撑作用的优势,能极好的控制围护结构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在超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滑升模板是混凝土结构中的一种活动成型胎膜,施工进展快,可极大地提高机械使用效率,本工程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将二者有机的结合,研究了滑降式快速预支撑体系在超深基坑施工中应用,文章对该体系的概况及施工工艺进行介绍,通过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控制效果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分析其优势与不足,为后续类似超深基坑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

    • 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防水构造及材料应用研究

      2022(10):162-16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42

      摘要 (630) HTML (0) PDF 1.12 M (3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符合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绿色化建设政策要求,在质量、工期等方面较现浇法施工有较大优势而被广泛运用。对于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其接缝形式和防水施工都直接影响其功能和正常运行。本文结合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的防水结构主要类型,对常用的三种防水构造和接缝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对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防水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顶管技术在城市排水管道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2022(10):166-16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43

      摘要 (140) HTML (0) PDF 1.31 M (3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程度不断提高,顶管法在城市地下空间地下管道(包括排水管道、电力管道等)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顶管技术的特点,分析了顶管技术在城市地下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施工技术难点和重点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处理措施。并以某市顶管排水管道施工实际工程为例,结合数值模拟手段,详细介绍了不同顶管施工技术在此类地质条件下的施工特性,包括土压型平衡顶管技术、泥水型平衡顶管技术、气压型平衡顶管技术,得出泥水型平衡顶管更适宜此类土层的结论。

    • 平封底加固在深层泉眼止水施工中的成功应用

      2022(10):170-17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44

      摘要 (580) HTML (0) PDF 2.14 M (2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一个约3万㎡大型房建项目,在周边楼栋均已建好的情况下,开挖最后一块近900㎡地库基坑时发生多处承压水突涌事故,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最终从安全性、经济性、止水有效性,以及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等方面综合比选,最终采用对环境扰动小的MJS工法进行坑底平封底止水处理方案,有效解决了承压水突涌问题。该项目成功实践可为类似复杂环境下承压水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有益的借鉴。

    • 矩形顶管法在浅层地下空间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控制措施的探讨研究

      2022(10):174-178,18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45

      摘要 (635) HTML (0) PDF 3.63 M (2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矩形顶管工法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应用逐渐广泛,针对矩形顶管法在浅层地下空间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控制措施,文章依托深圳市轨道交通8号线深外高中站B2出入口矩形顶管工程,结合其他工程对施工中存在的风险、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对控制、解决措施进行探讨研究,并提出几点建议为工程技术人员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 地下通道与下穿轨道交通共建案例分析

      2022(10):179-18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46

      摘要 (83) HTML (0) PDF 3.03 M (2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地下通道与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两者相互影响在所难免。本文以南京南站北广场绕城公路地下通道与规划轨道交通三号线共建的实际案例,对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共建设计理念及方法、施工步序进行详细介绍。轨道交通斜穿地下通道的暗埋、敞开段,采用短而密的桩基控制差异沉降,减小桩基支承点处的应力集中。轨道交通深坑的围护桩锚入结构底板,依据底板的连接控制水平约束;反之,围护桩可发挥桩基锚固作用控制沉降。实践证明,本实际方案安全可靠、简单合理、便于施工,可作将来类似问题参考。

    • 大型整孔预制箱梁施工安全管理手段创新应用

      2022(10):182-18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47

      摘要 (558) HTML (0) PDF 1.33 M (2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几年来国家高速公路发展迅速,大型预制整孔箱梁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沿海地区相继开始使用花瓶墩柱整孔箱梁工艺。在整孔箱梁设计、预制与安装等方面,技术也逐渐成熟,整孔预制箱梁的跨度、桥面宽度、重量和结构形式等都在不断刷新着新纪录。整孔预制箱梁由于单片梁板重、工艺复杂、设备操作要求高、事故后果严重等特点,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关于大型预制构件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以浙江杭甬复线宁波一期工程为例,对50m1745t整孔箱梁预制、安装过程中安全管控进行阐述,供大家借鉴和学习。

    • >科技研究
    • 基于双目标达标分析的海绵城市规划指标分解方法研究

      2022(10):187-191,20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48

      摘要 (88) HTML (0) PDF 2.77 M (2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海绵城市建设区域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总体目标以及具体项目控制目标的可达性论证不充分的问题。在详细分析用地特征信息的基础上,采用数学模型进行多轮模拟试算,构建了基于海绵城市建设区域总体目标和项目管控目标“双目标达标分析”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分解方法,具体步骤为合理确定区域总体目标、梳理用地建设特征体系、初步构建海绵指标体系、海绵项目指引指标试算、确定海绵指标分解体系。以河北沧州为例,构建了符合国家要求和区域特征的沧州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分解体系,以供全国其他海绵规划编制中指标分解提供参考和借鉴。

    • 基于DEMATEL-ISM模型的生态道路综合评价指标筛选

      2022(10):192-19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49

      摘要 (730) HTML (0) PDF 864.31 K (2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出行环境的需求,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对于绿色生态规划的号召,本研究旨在筛选出精炼出最符合最符合生态道路建设的指标,为生态道路标准的构建打下坚实基础。本文通过通过听取多位经验丰富的专家的意见,构建丰富全面的指标库,并通过DEMATEL-ISM模型筛选出最重要和符合要求的关键性指标。本研究不仅为生态道路标准建设打下基础,同时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

    • 型钢组合梁桥合理跨径及性能试验研究

      2022(10):198-20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50

      摘要 (260) HTML (0) PDF 2.58 M (2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确定梁高大于700mm的H型钢组合梁的适用跨径,对实际工程结构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以每平米用钢量与控制应力为指标,进行H型钢组合梁合理跨径的数值理论研究。同时依托实际工程对H型钢组合梁进行现场性能试验,把握结构在施工与加载情况下的挠度变形与应力状态,检验理论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型号下H型钢组合梁的最大适用跨径在19-27m,且在桥宽相同及满足控制指标的情况下,梁高越高所需的用钢量越小。加载过程中,H型钢组合梁的跨中挠度与最大应力都相对较小,结构刚度较大,安全可靠;卸载过程中,变形与应力都能很好地恢复至上一状态,结构仍处于弹性阶段。

    • 复合材料改性城市路基土短龄期三轴力学特性

      2022(10):204-20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51

      摘要 (558) HTML (0) PDF 1.76 M (2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究纳米MgO对水泥路基土短龄期下的改性效果,分别对水泥改性路基土(简称“水泥土”)和1.5%掺量纳米MgO改性水泥路基土(简称“纳米水泥土”)试样进行不固结不排水(UU)三轴试验。结果表明:(1)水泥土和纳米水泥土试样的偏应力—轴向应变曲线均为软化型曲线,试样表现为脆性破坏。(2)水泥土和纳米水泥土试样力学特性的提升均对围压的升高具有较好的敏感性。(3)纳米MgO的掺入对水泥土试样的峰值应力、残余应力、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上述结果表明,掺入纳米MgO对水泥土试样进行力学特性改善是可行的,并且纳米MgO主要在于试样结构的改善。

    • 双塔斜拉刚构组合体系桥梁振动台试验研究

      2022(10):208-210,21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52

      摘要 (276) HTML (0) PDF 1.49 M (2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双塔斜拉刚构组合体系桥受力复杂,结构地震响应十分复杂,以永定河特大桥为背景,设计并制作了1∶ 40缩尺比例模型,进行了全桥振动台模型试验。借助CATIA-BIM模型根据相似比设计结构复杂试验模型,动力特性结果证明了模型桥的可靠性。根据模型桥试验结果可知,支座位移满足设计要求。

    • 船舶-桥墩碰撞动力响应分析研究

      2022(10):211-21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53

      摘要 (539) HTML (0) PDF 1.70 M (3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船舶撞击作为跨航道桥梁服役期间常见的一种偶然荷载形式,为桥梁结构的安全运营带来了严重威胁。本文以某跨江桥梁为例,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桥梁主墩进行了船-桥碰撞动力分析,研究不同撞击工况下桥墩的动力响应问题,并将有限元仿真分析的碰撞力与按国内外规范规定算法计算的撞击力进行了对比,提请桥梁设计者注意。

    • 地铁车辆段软土区PHDC桩桩板结构线路沉降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2022(10):215-220,23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54

      摘要 (75) HTML (0) PDF 2.76 M (2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软土区PHDC桩桩板结构线路沉降及其影响因素,依托宁波市轨道交通5号线经堂庵跟车辆段整体道床线路,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计算分析了在轨道和列车荷载换算土柱作用下,桩长、桩径、桩体刚度及桩间距对地铁车辆段软土区PHDC桩桩板结构线路沉降的影响,得出了最佳桩长和纵向合理桩间距,发现桩径对穿越软土层的那段PHDC桩基沉降有显著影响,而桩体弹性模量的变化对线路沉降量的影响微乎其微。

    • 基于MIKE21、HEC-RAS及经验公式的桥梁壅水模拟及对比分析

      2022(10):221-22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55

      摘要 (514) HTML (0) PDF 3.48 M (3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镇巴至广安高速公路渠县北互通立交连接线2号大桥为工程实例,借助于MIKE21 FM模型及HEC-RAS模型,通过进行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对河道内的涉水建筑物对河道防洪流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别计算不同洪水频率条件下,河道中建桥前后,桥墩对河道行洪的影响,并将两种数值模拟成果与理论经验公式计算成果进行比较。通过计算比较分析,采用MIKE21 FM模型计算时,建桥后桥位上游水位壅高,流向变化较小,而流速增加值与流量成负相关;采用HEC-RAS模型计算时,水位壅高值小于MIKE21 FM模型,且无法分析整个流场的数值变化。在河道地形复杂或是所在河道防洪标准较高时,建议采用MIKE21 FM模型,并可采用HRC—RAS模型作为验证。经验公式与模型计算成果差距较大,陆浩公式计算得到的壅高值偏大,D’Aubuisson公式偏小。本研究可为实际桥梁工程设计及河道沿岸洪泛区防洪提供指导或参考作用。

    • >成果应用
    • 不粘轮防水粘结层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2022(10):227-23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56

      摘要 (443) HTML (0) PDF 6.91 M (3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乳化沥青作为防水粘结层在实际施工中存在因粘轮受到破坏的现象,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对不粘轮沥青防水粘结层的工程应用进行研究,对其常用性能以及路用情况进行检测,并与热喷改性SBS沥青+碎石粘结层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热喷改性SBS沥青+碎石粘结层,不粘轮乳化沥青附着力拉拔强度高,抗施工损伤的能力更优,具有一定工程应用的前景。

    • 防渗膜截渗墙在露天煤矿防渗中的应用

      2022(10):231-23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57

      摘要 (662) HTML (0) PDF 719.59 K (2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xx防渗膜截渗墙项目的基础上,探究混凝土防渗墙与HDPE防渗膜的组合模式在地下截水工程中的应用,分析防渗膜与地下连续墙复合施工的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以自制铺膜机利用配重配合HDPE防渗膜进行下放,随后进行浇筑。验收结果表明,防渗膜截渗墙的止水效果良好,充分满足该露天煤矿的截渗需求,大幅度降低矿区内排水费用。防渗膜截渗墙施工工艺拓展了防渗墙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范围,较好的解决了露天煤矿存在的严重渗漏问题。

    • 高精度瞬变电磁方法在运营隧道采空区的探测应用

      2022(10):234-238,24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58

      摘要 (76) HTML (0) PDF 4.00 M (3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经济的迅速发展,便捷的交通是我国迅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工作。逢山挖隧,遇水架桥,使得我国基建水平遥遥领先世界。然而,由于国内地域广阔,东西部地区地理位置相对悬殊,特别是西南区域由于地理位置较复杂,修建高速公路大多位于崇山峻岭中,使得工程建设难度较大,特别是一些超长隧道大多数隧道穿越溶洞、煤矿采空区、高浓度瓦斯区、岩爆以及富水区等复杂地质,给施工及后期运营养护带来了诸多的难题。在国内部分长隧道在运营过程中时常发生衬砌掉块、路面拱起、结构变形等危机行车安全的病害。本文以渝蓉高速巴岳山隧道为背景,通过采用OCTEM对隧道衬砌掉块区域背后煤矿采空区具体范围的探测,有效的解决了传统顺变电磁法由于受现场条件、地形、环境等影响,导致探测效果不理想的状况。

    • >相关专业
    • “双碳”目标下交通绿色转型相关举措研究

      2022(10):239-24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59

      摘要 (667) HTML (0) PDF 774.32 K (2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交通领域碳排放对气候变化有较大影响,受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以及新能源利用率和“公转铁”使用率低等因素影响,交通领域碳排放仍将持续增加。为实现“双碳”目标,本文针对交通领域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深入研究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并从规划引领、政策引导、结构调整、科技赋能、理念更新等方面提出推动交通绿色低碳发展的相关举措,为交通领域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雷达与视频融合的交通信息感知技术研究

      2022(10):242-24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60

      摘要 (431) HTML (0) PDF 3.18 M (2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交通信息感知作为交通信息基础设施最为关键的功能之一,可为交通态势预判、信号控制等交通应用场景提供重要的数据与决策支撑,是践行“交通强国”战略的基石。目前,常用交通信息感知手段主要包括地磁线圈、雷达、视频、红外等,但这些单一的交通信息感知设备普遍存在信息感知不全面、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研究基于雷达与视频融合的交通信息感知技术,将毫米波雷达和视觉传感器两者的检测数据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大范围、精准而全面的交通信息感知,以期为交通的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奠定基础。

    • 运用信息化平台探索运营管理精细化

      2022(10):245-24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61

      摘要 (596) HTML (0) PDF 533.12 K (2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特定大型国有功能性企业为视角,探索在企业业务的范围广、业务内容复杂的背景下,如何运用数字化的手段,通过建立一套整体层面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企业自身资源数据的整合、提升企业生产运营的效率,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同时,在搭建运营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用好智能化的管理手段,结合企业业务的实际开展,相互推动促进,持续提升企业运营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满足城市发展以及市民生活的需求,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思考。

    • 城镇化地区公路下综合管廊设计探讨

      2022(10):248-250,25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62

      摘要 (88) HTML (0) PDF 1.32 M (2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城乡结合部的公路更多的承担起市政道路的功能,急需进行市政配套建设。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这些道路仍权属于公路部门,适用公路相关规范、标准,造成市政配套建设存在诸多与公路规范、规定冲突的问题,导致市政配套建设难以推进。本文结合山东省青岛市某国道管廊建设项目,就如何在既有公路上进行管廊建设提出了一些设计思路,为其他类似项目的推进提供参考。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造价控制要点分析

      2022(10):251-25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63

      摘要 (553) HTML (0) PDF 1.25 M (2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大中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随城市建设发展迅猛,其可容纳多种市政管线,有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对于整体保障城市安全、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合管廊工程专业个性强、涉及范围广、建设工期长、投资金额大,科学合理的造价控制措施有助于管廊工程投资控制、项目管理顺利推进。本文从综合管廊工程造价组成角度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以期对综合管廊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提供助益。

    •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开挖工序的数值模拟

      2022(10):255-258.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64

      摘要 (78) HTML (0) PDF 2.90 M (3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某山体暗挖隧道具有浅埋、偏压、大跨度、双连拱的难点。为了探究该隧道施工过程中初支结构的内力及山体边坡的稳定性变化,本项目采用plaxis 2d 岩土有限元软件对施工过程主要的15道开挖支护工序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地层荷载法揭示各个施工步骤中衬砌结构的内力变形规律,同时基于强度折减法求出安全系数对山体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根据此数值模拟结果,对该隧道结构设计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 城市隧道排烟竖井对主隧道结构的影响研究

      2022(10):259-26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65

      摘要 (59) HTML (0) PDF 1.85 M (2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长阳凤凰山隧道工程为例,借助MIDAS GTS有限元软件对排烟竖井与主隧道结构节点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灰岩地层中排烟竖井施工对主隧道结构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竖井施工前后主隧道与竖井连接处的最大压应力由0.16MPa增至1.42MPa,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表明受力模式发生了变化。竖井施工前后,拱顶沉降值由3.05mm增至3.12mm,底部隆起值由2.41mm增至2.95mm,表明竖井对拱顶沉降影响较小而对底部隆起影响稍微大。为确保隧道结构安全,消除排烟竖井对主隧道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加强衬砌支护设计参数及主隧道增加环框梁等措施。

    • 复杂地形条件下产业园区竖向规划设计研究

      2022(10):263-26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10.066

      摘要 (725) HTML (0) PDF 1.94 M (3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安顺黄桶物流产业园区竖向规划实例,分析复杂地形条件下产业园区竖向规划设计的特点,提出相适应的总体竖向规划设计流程。对复杂地形条件下铁路、市政道路、地面排水防洪、用地性质、土石方平衡、城市景观和工程建设等方面影响因素及其需满足条件进行归纳总结。最终竖向规划成果满足土方总体平衡,工程建设经济合理,使总体竖向规划设计方案合理可行,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为今后类似安顺黄桶物流产业园区的复杂条件下园区竖向规划提供一定参考作用。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