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7):1-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01
摘要:干线道路共线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道路在一定长度范围内共同敷设路线,涉及到多系统、多层级的廊道及节点问题。规划、建设实践中,共线模式逐渐从“被动为之”演变为“主动而为”,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解决方式之一。本文分析国内外干线道路共线案例,并依据空间形态和连接条件差异,对共线形式进行分类和梳理。对于道路共线设计,从功能定位、系统结构、横断面布置、车道数设计、端部连接方式、交通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共线系统结构分析和共线影响范围特征路段定义。
2022(7):5-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02
摘要: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发展中后期,城建工作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街道有机更新是城市存量提升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对街道有机更新的意义、目标、设计内容、资金筹措及项目实施注意事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2022(7):8-1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03
摘要:介绍五纵线通过合理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交通结构,适当增加道路供给、重点缓解立交节点拥堵、提高次级路网密度和连通性,挖掘道路潜力等手段,促进存量发展阶段交通可持续发展。从而避免传统单一采取新建改建道路或立交思路,使堵点平移或更多堵点的涌现。
2022(7):12-1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04
摘要:以杭州市康良路快速化改造方案设计为例,立足于方案研究当下的规划条件,根据功能定位和交通流量预测分析,提出康良快速路的总体方案,并针对重要节点方案进行阐述,旨在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2(7):18-2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05
摘要:赣南大道快速路是赣州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网系统中最重要的“一横”,通过功能定位分析,确定快速路的设计标准和总体方案;结合沿线的规划条件、建设条件、景观要求,分段确定快速路的敷设形式;重点研究了互通立交、涉铁节点、穿越高速节点等关键节点方案,交通组织评价表明该方案具备很好的适应性。
2022(7):22-2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06
摘要:武汉白沙洲大桥是三环线快速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城南部地区重要的过江通道之一,因通行能力不足、桥梁病害等原因,已无法满足快速环线高效畅通的功能要求。借助武西高铁过江通道的建设契机,武汉在白沙洲大桥上游新建白沙洲公铁大桥,作为复线桥承担三环线快速过江功能。新桥的建设改变了基于老桥构建的交通体系,如何重塑一个更加高效的过江交通体系是一个关键而复杂的技术难题。本文根据对建设条件、功能定位、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的分析,从不同角度提出三套新的过江交通体系和对应的总体方案,并通过综合比选确定推荐方案。此外,本文重点对两岸接线重要的交通枢纽节点:鹦鹉立交和青菱立交的总体方案进行了深入论证。通过对本项目设计方案的总结分析,可为类似过江复线通道的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2022(7):27-2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07
摘要:在主城区 “外成环、内成网”的基础设施一体化新格局下,中润大道西延工程的建设拉开序幕。通过分析中润大道西延的功能定位,确定工程总体设计原则,针对工程特点对设计要点进行阐述。详细介绍了该项目道路断面形式、BIM技术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品质绿道系统建设以及关键节点设计。
2022(7):30-32,4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08
摘要:摘要:随着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城市道路规划建设注重机动车“排堵保畅”而忽略慢行系统尤其是人行空间打造的弊病日臻显现。本文从“以人为本”、“精细化设计”的角度阐述了完整街道的设计理念,并结合工程实例,进一步分析了道路、景观、建筑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为引导城市街道的建设提供了有意义的原则和设计方法。
2022(7):33-36,5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09
摘要: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滇东南地区的建设开始加速,区域内产业发展、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呈现一体化。国省干线公路逐步升级改造,旨在改善交通条件,提升服务水平,带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跨越式发展。以文砚同城大道改造工程为例,从道路线位走向、道路断面布置、重点交叉口、慢行绿道系统设计等方面,对同城一体化道路改造项目进行分析研究。
2022(7):37-3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10
摘要:路面径流中含有一百多种污染物,直接排放会对地表受纳水体会产生污染,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城市存在着城市内涝问题。如何避免或减轻路面径流对受纳水体造成的污染,同时减轻城市的内涝问题是新时期道路设计的研究方向。本文基于生态环保和切实可行的原则,在分析渗滤介质对路面径流净化处理效果的基础上,结合海绵城市设计原理,在道路设计中提出了路面径流渗滤排水系统设计思路,最后针对不同的路段形式,分别提出相应的渗滤排水方式。
2022(7):40-43,7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11
摘要:随着城乡建设的逐步发展,在滨海区域传统桥头软基处理方案劣势逐渐凸显,而桥头软基处理效果的优劣直接决定道路竣工后桥头处是否会产生“桥头跳车现象”。基于此,文章通过结合工程实例对各种桥头软基处理方案进行实践探究,通过对比得到最佳处理方案。
2022(7):44-4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12
摘要:在我国新疆、内蒙以及东北等寒冷地区流涎冰病害广泛分布,这也是寒冷地区道路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它会造成水毁、塌陷、裂缝、板块破坏、边坡塌陷、滑坡、剥落、路基失稳等道路病害,对道路安全及畅通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新疆阿勒泰地区某道路涎流冰病害进行调查,对本道路存在的涎流冰病害成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对类似的工程提供了经验。
2022(7):48-5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13
摘要:应“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部署要求,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第二航站区)将打造成民航行业标杆工程。建设高标准、全融合、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成为此次工程的主要目标之一,其中,陆侧交通能否有效运转直接影响着整个航站区的运行效率。本文通过对远期陆侧交通需求进行预测分析,结合VISSIM交通仿真软件针对陆侧交通方案设计进行模拟、评估和优化,得出最优的交通设计方案。
2022(7):52-5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14
摘要:混凝土实测应变由温度应变、应力应变、收缩徐变应变等组成,从中获取反应结构受力的应力应变对桥梁受力评价和施工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混凝土应变的组成,基于混凝土应变和温度的同步连续监测数据,提出了以温度应变为主的非应力应变剔除方法,使监测应变能更精确地反应结构的真实受力状态,并以宁波市轨道交通4号线上跨杭深、萧甬铁路工程跨铁路节点桥为例介绍了该方法,从而为结构应力分析和施工控制提供了依据。
2022(7):56-58.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15
摘要:针对中小跨径的梁式桥,围绕支座滑动、隔断地震力以及后续梁体的地震限位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同时具备优良滞回耗能特性和工程可实践性的菱形钢阻尼减震支座。首先详细介绍了该种支座的构造形式和工作机制,并通过数值仿真的技术手段研究了菱形钢阻尼元件的变形模式和力学行为,之后以一座典型的梁式桥为例,比较分析了滑动约束体系、采用菱形钢阻尼支座的减震体系、固定约束体系下墩底的剪力、弯矩需求以及墩-梁位移的地震响应情况,进而论证本文菱形钢阻尼支座的减震效果。
2022(7):59-6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16
摘要:为避免人行桥发生共振,以新金牛(岛型)公园C、D地块人行斜拉桥为例,通过数值仿真和脉动试验得到了人行斜拉桥的一阶自振频率。进一步地,选取人行激励荷载,确定舒适度评价标准。最后,数值分析了原桥的振动响应,并根据原桥动力分析结果设计了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减振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本桥端跨的一阶竖弯频率为2.73 Hz,跨中频率为1.51 Hz;安装TMD后,端跨和跨中的加速度峰值符合舒适度标准,TMD减振效果最大可达到60%。
2022(7):63-6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17
摘要:平转施工桥梁采用的球铰有钢制球铰和混凝土球铰两种形式,通过对其构造和受力特性分析,本文认为控制球铰设计的破坏模式为局部承压下的横向受拉破坏,进而提出了以有效支承半径为控制指标的球铰设计理论,统一了钢制球铰和混凝土球铰的设计方法和流程。通过对钢质球铰和混凝土球铰各自的受力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推导,给出了有效支承半径的准确计算公式,用于指导球铰几何尺寸拟定和相关参数取值。最后,将本文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数据吻合性较好,证明本文方法合理可靠,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2022(7):68-7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18
摘要:以G109线改扩建工程中跨高速公路桥为工程实例,对新型管翼缘组合梁桥的受力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归纳出新型管翼缘组合梁桥若干设计特点,开拓此类桥梁的设计思路,为管翼缘组合桥梁设计提供了研究参考。
2022(7):71-7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19
摘要:受到道路等级或航道通航标准的提高、城市交通规划的更新调整等一系列原因,现状桥梁无法适应交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进行改建以满足发展的需求。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针对既有桥梁改建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使桥梁改建方案合理、安全、经济、快速,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2022(7):75-77,8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20
摘要:随着武汉市机动车保有量加速增长,在城市骨架路网局部节点的交通量越来越大,早晚高峰常发拥堵。基于其中的竹叶山立交及墨水湖立交两个交通节点,本文介绍了拓宽改造工程的特点及难点,并分析了拓宽建设的可行性。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个合适的拓宽改造总体设计方案,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2(7):78-81,9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21
摘要:为研究钢混组合结构桥梁在立交匝道中运用的可行性及合理性,分析了钢板组合梁、槽形组合梁和窄边箱组合梁的结构性能;并结合日本的相关工程实例,对窄边箱组合梁和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的经济指标进行了详细计算对比。结果表明:窄边箱组合梁最适宜于立交匝道桥梁工程,且当跨径布置为N×40m时最具经济性。相比以往立交匝道桥梁工程中连续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梁桥,连续窄边箱组合梁造价预计可节省约20%,且综合性能更优。
2022(7):82-8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22
摘要:某钢结构景观桥投入运营后,人走至跨中位置时,能明显感到桥梁横向晃动,须进行加固改造。文章首先从桥梁结构布置、节点做法介绍了桥梁现状概况,然后采用Midas建立模型进行分析,模型位移计算结果不收敛,初步判定为结构体系不稳定。文章提出三种加固措施,将铰接支座改造成固定支座、将钢梁铰接连接节点改造成刚接节点、增加支撑,并分别建立模型进行分析,最后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理论与实际的出入,推荐采用将钢梁铰接节点改造成刚接节点并增加主梁交叉支撑的方案,按方案加固后横向晃动问题消失。通过该桥的分析及加固方案设计,对以后类似工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2(7):85-8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23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民对人行天桥的景观、舒适性等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以珠海市一中东门人行天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一种将天桥主桥边墩与电梯结构“合二为一”,从而优化桥下空间的人行天桥设计方法,并采用MIDAS、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天桥应力验算、挠度验算、舒适性验算及承受偏心荷载的电梯墩局部验算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说明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合理。该桥基于桥下空间优化的设计方法可为类似人行天桥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2(7):88-9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24
摘要:拱桥作为西部峡谷地区主要的桥梁类型,拱座处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是拱桥设计中及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边坡的稳定性受岩体结构面的控制和影响。极射赤平投影法是一种实用便捷、快速有效的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本文结合重庆峡谷地区某拱桥工程,详细阐述了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提出了峡谷地区拱桥拱座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思路和加固方案,为重庆等西部峡谷地区类似拱桥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022(7):92-95,98.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25
摘要:本文针对厦门市8个现状污水处理厂配置落后亟需改造问题,提出了智慧化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平台的解决方案。平台充分考虑厂级运行管理平台及现场控制级对水处理工艺的要求、污水公司分调中心对其业务功能的要求及,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数据挖掘、移动互联网、三维数字化建模、手机APP应用等技术,实现对污水处理厂关键参数及关键状态的全面、统一实时监测,为上级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2022(7):96-98.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26
摘要:整体沉管施工是城市长距离引水工程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施工方法,运营阶段的排水过程会引起管线结构受力变形的变化,为维修人员和管线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以南宁市邕江引水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管线在排水过程中受力变形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管内水头高于管顶标高时,管中心未产生竖向位移,当管内水头降低至管顶标高时,管线开始出现上浮趋势。在内外水压作用下沉管管壁呈受压状态,且随着管内水压的降低管壁压应力有明显增加,排水过程中管线的应力满足设计要求。
2022(7):99-10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27
摘要:中心城区现状道路下方各类市政管线非常密集,而轨道交通站点基坑的大开挖施工范围内所有管线都需进行迁改,尤以大型排水管道的迁改最为复杂,且因涉及到临时排水,迁改费用通常较高。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东新路站建设为例,结合轨交站点总体设计,在武宁路(凯旋北路-普雄路)对Φ2400合流污水总管进行永久迁改,并对局部节点进行预加固和临时排水,确保轨交站点的顺利建设。
2022(7):103-105,12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28
摘要:以浦东新区宣桥镇农村污水治理工程为例,介绍了农村污水治理的方案选择、户内和户外改造的设计内容及各类管材、设施的技术要求,梳理了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方法,总结了该工程的设计经验,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2022(7):106-10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29
摘要:绿色建造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宁波机场路南延工程针对公铁一体化双层高架桥的特点,建设全过程执行绿色建造的理念。采取多项绿色建造技术措施,包括规划阶段节约用地的公铁共通道建设方案;设计阶段减振降噪技术研究、U形轨道梁设计、建桥合一双层高架车站;施工阶段“共用架桥机,架设双层预制梁”的创新绿色施工工艺,以及UHPC新材料预制装配技术的施工、验收标准体系研究等。采取的技术措施大幅集约用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减少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而且注重改善运营期间的环境噪声保护、减少运营养护工作。
2022(7):110-11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30
摘要:SP彩色压花荧光路面施工技术通过将SP彩色涂料喷涂于沥青表面,改变了传统沥青的黑色表面,使路面更加美观;通过沥青压花工艺,在沥青路面路口及边缘印出各种图案,既增加了道路防滑性,又使道路更具提示性和美观性;通过将荧光材料填充于预留图案中,白天兼顾装饰美观作用,夜间发出彩色荧光,大大提高了观赏性和道路行驶安全性。本文对SP彩色压花荧光路面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进行了阐述,可对该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2022(7):113-117,13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31
摘要:杭甬高速钱塘江大桥结构形式采用悬链形上加劲连续钢桁梁桥,跨径组合为(73.4+122+4×240+122+73.4)m,全长1350.8m。上部结构主桁分别采用步履式顶推和拖拉式顶推方法从两侧向中跨施工,最后跨中直接合龙。为使该桥建成后线形及应力均达到设计目标,本文基于钱塘江大桥钢桁梁的工程特点和施工方法,结合有限元计算结果,确定了本桥的施工控制工作内容。施工控制结果表明:整个顶推施工过程中,本桥主桁线形、结构的应力状态均控制在规范限值以内,与理论值偏差较小,达到了施工监控目标。
2022(7):118-12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32
摘要: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是实现设计意图,确保施工安全,实现建设目标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某飞燕式钢拱桥主跨的安装方案为研究对象,结合桥梁结构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通过对三种不同的安装方案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合理的施工方案。
2022(7):121-12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33
摘要:本文依托珠海市某跨河桥梁桩基工程分析研究水中大直径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着重分析了复杂环境和复杂地层对冲孔灌注桩施工带来的重点和难点,然后针对这些重难点重点研究了施工平台建设、钢护筒施工、桩孔成孔工艺、泥浆制备及冲程设置、钻孔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等关键技术点。应用该施工工艺,珠海市某跨河桥梁24根直径1.2m~2.2m的水中大直径冲孔灌注桩顺利完工,中途没发生任何障碍及事故。
2022(7):125-12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34
摘要:以上海S3公路1标钢管桩沉桩施工为实例,简要阐述了钢管桩沉桩异常概括、原因分析、处理方法和处理技术。工程实践表明:工程采用的钢管桩沉桩异常处理方案可靠有效,可为类似情形的钢管桩沉桩异常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022(7):128-13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35
摘要:为研究预制桥墩存储期间的裂缝变形状况,以312国道某扩建桥梁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建立预制桥墩实体模型进行静力分析,研究存储期间不同影响因素对其受力性能和位移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制桥墩水平存储期间,支撑布置在正负弯矩相等处、叠放层数为一层可避免预制桥墩在自重荷载及下部支撑作用下产生裂缝和变形。研究得出的控制指标将对预制桥墩的工程应用有一定指导作用。
2022(7):132-13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36
摘要:在保障现状繁忙交通通行的建设条件下,体量庞大的大跨度门式桥墩盖梁的快速、精准预制装配成为预制装配设计和建造的难点。采用新型集束钢筋连接套筒施工工艺,即通过边墩侧采用常规灌浆套筒,中墩侧采用新型多点集束钢筋预应力连接,实现复杂现场条件下相距甚远的预制立柱与整体预制门墩盖梁顺利精准对接。
2022(7):136-13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37
摘要:本文根据国家、地方、行业规范标准探讨实际合杆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的流程,归纳总结合杆工程施工的难点及优化策略,为实现标准、规范、高效的合杆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2022(7):140-14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38
摘要:可供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拆除施工参考的工程实例不多,其拆除过程的施工监控对整个拆除施工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上海市泖港大桥老桥中跨200m的混凝土斜拉桥为工程实例,讨论了老桥拆除施工监控的原则,介绍了施工监控结构分析的主要思路与内容,设计了满足拆桥监控需要的现场监测系统。在老桥拆除过程中,通过斜拉索索力、主塔偏位、主梁位移这些主要控制参数理论值与实测值的比较以及关注主塔与主梁关键截面应力的变化,对拆桥过程的结构安全风险进行了有效的控制,确保了老桥的顺利拆除。
2022(7):144-14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39
摘要:随着城市数字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城市治理相关业务提出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要求。文章介绍了徐汇区防汛防台指挥系统在防汛防台保障工作中的应用,阐述了徐汇原有信息化建设的不足以及新系统建设意义和必要性,分析了防汛防台指挥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建设亮点,通过该系统应用加强了徐汇区在防汛防台保障工作中的指挥调度,转变了灾情处置模式,打破各层级、部门间数据孤岛和系统藩篱,进一步加强了市、区、街镇间的数据融合、共享和互联互通。
2022(7):147-14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40
摘要:木桩基础属挤压桩范畴,水利工程密排木桩结构施工中,因挤土效应和超静孔隙水压力等原因,在淤泥土层较厚的河段存会出现上浮、倾斜的情况,本文结合上海某水利工程实例,从优化设计和改进施工工艺两方面提出控制的措施,可有效解决木桩上浮问题,为上海等软土地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2(7):150-15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41
摘要:沉井是泵房工程常用的一种结构型式,具有投资省、工期短的优点,但因其在下沉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近年来在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应用逐渐减少。本文以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的初雨提升泵房沉井工程为例,介绍在软土地区复杂环境下对周边建(构)筑物采取保护措施,科学合理组织施工,顺利下沉成功的案例,可为类似条件下沉井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2022(7):154-155,15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42
摘要:近年,在武汉地区城镇化飞速发展,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城市内涝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调查发现,城市内涝现象与排水系统的落后存在直接关系。以汉南区为例,某市政道路下已实施的四通节点预留箱涵尺寸仅为 2 孔 5m×4m,已成为上游新建多孔大截面雨水箱涵的瓶颈,亟需进行扩容改造。文章以该路段为例,对箱涵过水断面扩容工艺进行分析,以满足断面过水要求。
2022(7):160-163,17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44
摘要:本文阐述了车路协同技术的基本概念,并从车、路、边、网、云等方面分析了车路协同技术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途径。结合车路协同技术,对城市交通中典型应用场景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车路协同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城市交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对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道路安全等问题,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有着现实意义。
2022(7):164-166,19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45
摘要: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滇中新区某座5×46上承式钢筋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其全桥模型,探究了在地震作用下拱桥的地震响应问题,为今后高烈度地区拱桥的设计提供部分工程经验。计算结果表明:高烈度地区的拱桥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响应较低烈度地区有了极大增强,同静力计算结果相比,主拱圈的弯矩和偏心距变化极大,且随着烈度的增加,偏心距改变结果愈加明显,这对主拱圈的承载能力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2022(7):167-17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46
摘要:为研究装配式钢-UHPC组合梁中群钉连接件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结构性能,开展了三组群钉连接件的推出试验和两组拉剪试验,考虑栓钉间距、高径比和拉剪比对UHPC中群钉连接件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和延性的影响,提出UHPC中群钉连接件荷载-滑移关系表达式。结果表明:推出试验和拉剪试验的破坏模式均为栓钉被剪断;剪切荷载下,减小栓钉间距会降低群钉连接件的承载力和延性,栓钉高径比对极限承载力和相对滑移的影响较小,短栓钉在UHPC中仍能发挥其抗剪性能,建议群钉连接件中栓钉间距不小于4倍栓钉直径,UHPC板中群钉连接件采用弹性理论进行设计。拉剪荷载下,拉剪比为0.17时拉力作用对群钉连接件受力性能影响可忽略,拉剪比为0.27时拉力作用明显削弱了UHPC板中群钉连接件的承载能力和延性。提出的荷载-相对滑移关系的计算模型能够准确的描述UHPC板中群钉连接件的行为。
2022(7):173-17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47
摘要:为研究斜拉桥结构设计参数的优化,基于某斜拉桥工程实例,选取斜拉桥的主塔高度,拉索面积,主塔刚度为分析参数。定义局部结构安全系数R以及全桥换算安全度E。同时选取了主塔最大应力,主塔塔顶位移,斜拉索最大应力,主塔根部弯矩,主梁最大应力,主梁最大挠度这些能反应斜拉桥结构内力性能的指标作为目标函数。首先使用基于控制变量法的参数优化分析,得到单个设计参数有利于斜拉桥力学状态的最佳取值。其次使用了基于正交试验法得出了主塔高度为84.52m,拉索面积增加20%,主塔刚度选取原刚度时是最佳的组合方案。同时得到全桥换算安全度影响最大的是主塔高度,其次是拉索面积,最后是主塔刚度。斜拉桥设计及参数优化的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主塔高度和拉索面积。
2022(7):178-18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48
摘要:为了探究矮塔斜拉桥施工时0号块的应力状态与剪力滞效应,以一座跨径组合为(85+160+85)m的矮塔斜拉桥为例,以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FEA NX建立0号块实体单元模型,通过在Midas civil全桥模型提取的最大悬臂状态内力作为实体单元模型的边界条件,对0号块进行应力状态与剪力滞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在最大悬臂状态下0#块应力状态良好,以全截面受压为主;顶、底板以正剪力滞效应为主,顶板剪力滞变化复杂但数值较小,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分析结果可为同类桥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2022(7):181-18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49
摘要:通过三维显微观测方法研究不同直投式改性剂与集料在不同条件下的熔融效果;分别使用基质沥青和4.5SBS改性沥青与四种直投式改性剂进行干拌制成沥青混合料,探究进一步提升直投式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可能性,并通过肯塔堡飞散试验、汉堡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研究表明:不同的直投式改性剂应根据其与集料的熔融效果选用相应的干拌温度和干拌时间;基质沥青与直投式改性剂制成的混合料的抗飞散性能、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较基质沥青混合料有明显改善,但水稳定性能依旧没有满足规范; 4.5SBS改性沥青与四种直投式改性剂进行干拌后,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均进一步提高,其中,各个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均达到规范要求; GPJ直投式改性剂的改性效果最为显著。
2022(7):184-186,19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50
摘要:在排水路面中应用的改性沥青,一般采用湿法工艺,湿法改性的沥青拥有着良好的性能。但随着湿法改性沥青的应用,改性沥青面临着易离析、成本高、质量难控制等一些问题。直投式改性剂的应用是采用干法工艺,其先与集料进行拌和,后加入沥青等材料制备得到沥青混合料。直投式改性剂的应用,避免了湿法工艺带来的不足,本次研究选取了对各方面性能表现优异的直投型高粘直投式改性剂,采用干法工艺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厂拌,包括其在室内拌合中干拌时间,干拌温度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指导厂拌干法工艺的确定。并选取试验工程中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取样分析,研究厂拌干法工艺制备的混合料性能与室内混合料性能差异。
2022(7):187-19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51
摘要:针对直接采用高液限黏土填筑路基可能会因强度和稳定性不足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以洞庭湖区分布的高液限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掺加试验室制备的废旧混凝土再生粉料,开展高液限黏土改良试验研究。掺加量分别设定为5%、10%、15%,养生周期分别为7d、14d、28d、90d,研究了液塑限、CBR承载比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与3%水泥改良土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以10%掺加量再生粉料改良高液限土,养生周期14d,具有显著的强度提升效果。
2022(7):191-19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52
摘要:油库储油罐所处的软土地基在外界因素干扰下易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导致油库储油罐罐体变形、位移等问题,为此提出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油库储油罐软土地基不均匀下沉数值模拟。根据油库储油罐软土孔隙水、土粒、天然土体等的孔隙率,分析油库储油罐软土地基固结沉降的影响因素,获取油库储油罐软土地基沉降的平均固结度;根据有限元分析方法以及虎克定律,分析油库储油罐软土地基的非线性特征,确定油库储油罐软土地基在不同状况下应力的确定;采用ANSYS软件构建油库储油罐软土地基模型,分析油库储油罐软土地基不均匀下沉情况。仿真模拟表明,当施加荷载时,油库储油罐底板中心以及整体沉降逐步提升;初始加载时,地基土外力作用造成超孔隙水压力高于地基附加应力,储油罐一次加载的外力作用大于分级加载,分级加载可降低软土地基不均匀下沉情况。
2022(7):197-19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53
摘要:为了研究土的物理指标与静力触探Ps值之间的关规律性,本文收集了上海滨海平原区的多条地铁隧道的土工热物理试验指标,通过研究发现:导温系数和导热系数随着土层静力触探Ps值的增大而增大,比热容随着土层静力触探Ps值的增大而减小,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通过对热物理指标和静力触探Ps值进行曲线拟合,发现热物理指标可以利用静力触探Ps值通过特定的公式进行换算。
2022(7):200-20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54
摘要:通过对“白加黑”路面常见病害调查及原因分析,认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纵横缝及一些裂缝这一初始缺陷是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开裂以及扩展的主要原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技术在“白加黑”路面再次改造工程中的应用。工程实践表明,微裂均质化再生技术在“白加黑”路面再次改造中,具有良好的工程效果,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2022(7):203-20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55
摘要:针对复杂地下道路环境内缺乏有效交通引导、定位导航的问题,分析探讨了现有室内定位技术的不足,研究了适用于普通手机终端的地下车行定位与导航系统。通过开发适用于复杂地下环境的射频矩阵基站、定位与导航引擎,结合普通智能手机终端,实现了具有低延时、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地下车行导航解决方案。同时,于苏州中心开展了地下定位导航示范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满足车辆在地下环境的定位与导航需求,实现与手机导航app对接,为驾驶人提供地上地下无缝衔接、稳定高效的一体化导航服务。
2022(7):208-21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56
摘要:PE实壁管被广泛用于埋地给水管道中,在综合管廊中使用较少。本文对入廊污水管道可采用的几种管材进行比选,推荐采用PE实壁管,同时配套设置塑料检查井。以宁波市广元大道综合管廊工程为例,对PE污水管及塑料检查井在综合管廊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2022(7):211-21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57
摘要:随着南京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市规划布局也部分从地上空间转移至地下空间,特别是地下尚未被利用起来的隧道夹空层空间越来越重视。针对南京惠民路隧道工程中夹空层空间建设管养中心的合理规划问题,借助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管养中心不同功能属性房间的规划进行了适宜性分析,根据适宜性分区的结果对管养中心各功能房间的布局提供了合理的规划建议,为相似类型工程的空间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022(7):215-218.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58
摘要:当前超大型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界面复杂、涉及专业及管理部门多,传统的规划及设计分工和管理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本文结合广州南沙横沥岛尖地下公共空间综合体的开发实践,探讨了复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管理问题,涉及管理机制、开发模式、技术保障等多方面因素,提出基于片区开发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一体化开发模式,以期为类似片区开发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2022(7):219-22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59
摘要:污水处理厂生物反应池预制拼装施工复杂,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湿接缝连接部位施工不当可能产生裂缝。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UHPC收缩机理,通过研究不同分组对UHPC收缩的影响,提出采用粉煤灰和膨胀剂双掺的方法,有效控制UHPC的收缩变形,为现场UHPC施工的裂缝控制提供有力保障。
2022(7):223-22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60
摘要:对于综合管廊预制拼装施工工艺,提高标准断面模数化及其占比能显著增加设备周转,降低现场施工难度,提升工程的综合效益。本文以河北省某四舱综合管廊整节段预制拼装工程为依托,提出一种在管廊结构上方运输及安装节段的施工工艺,并从综合管廊总体设计、标准断面设计及节点设计等方面分析提高标准断面模数化及其占比的措施,为其他预制管廊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2022(7):227-229,238.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61
摘要:水池类基坑换撑设计不仅需满足基坑本身安全与稳定性,同时还需兼顾施工便捷性、工期要求、工程经济性以及水池满水等功能性试验要求。本文在总结南京软土地区水池类基坑工程换撑设计基础上,提出利用水池主体结构的扶壁(或璧柱)、内部纵横向壁板作为换撑体系的基坑换撑新思路,并应用于工程实践,为同类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2022(7):230-233,24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62
摘要:生物质废物的处理过程会释放相当量的温室气体,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应该采取有效的低碳处理技术,降低处理流程的碳排放。通过厌氧消化,将生物质废物转化为沼气,再提纯后得到高纯度的甲烷,替代化石燃料,可以显著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本文基于CM-072-V01方法学,对某一污泥与餐厨垃圾混合厌氧消化项目的碳排放进行了计算,计算了基准线排放值、项目活动排放值、泄漏值和总碳减排量。计算结果表明,本项目的碳减排量显著。
2022(7):234-238.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63
摘要:摘要:污泥燃煤电厂协同焚烧仍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流工艺技术。以扬州市污泥干化协同焚烧为例,基于污泥全干化与燃煤电厂协同焚烧发电的关键技术问题诸如污泥含固率控制、掺烧条件、电厂污染物控制、干化厂污染物控制等深入剖析基础上,简要介绍工程关键工艺参数设计和技术要点分析。污泥干化厂结合燃煤电厂协同焚烧须密切关注污水、臭气、烟道受热面侵蚀和烟气处理等难题,污泥干化厂生产污水和臭气污染物控制仍是工程应用须重点关注的内容。污泥干化结合燃煤电厂协同焚烧有待结合工程实践不断提高技术水准,使之切合行业发展的循环经济碳中和的目标。
2022(7):239-24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64
摘要:市政管线入廊是充分发挥综合管廊价值的基础,目前因为综合管廊收费较高,各管线单位入廊意愿较弱,本文通过对管线入廊的成本、收益及入廊管线具体的定价模式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推进管线入廊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市政管线入廊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2022(7):243-24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2.07.065
摘要:在工程项目推进的不同阶段中,从初步设计阶段的概算定额到施工阶段的预算定额工程定额。对项目的投资控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府部门颁布的定额内容难免有所缺失,为保证计价依据的规范性、合理性,政府部门根据需要,及时编制了一系列临时定额。本项目主,要阐述了DN3000JPCCP顶管临时定额编制背景和造价水平,并以之与现有定额水平下其他管材的顶管进行对比,分析临时定额的必要性、适用性和合理性。
《城市道桥与防洪》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 邮编:200092
电话:021-55008850 邮箱:cdq@smedi.com
版权所有:城市道桥与防洪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