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5):1-3,2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01
摘要:大型国际赛事对客运枢纽的要求较高,客运枢纽既要满足城市功能和交通功能,又要满足赛事期间的服务功能和保障功能。以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配套设施——崇礼客运枢纽为例,从设计理念和原则、规划定位和建设规模、交通组织、场站功能布局、站房建筑等方面,探索了大型国际赛事条件下客运枢纽设计策略。
2023(5):4-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02
摘要:为解决宿迁市综合客运枢纽与市内快速路网体系(上海路快速路)快速衔接问题,对工程概况、技术标准、建设条件进行了分析,根据远景年交通量预测,对总车道边进行了计算。研究确定了城市快速路与综合客运枢纽如何进行快速转换的设计思路,并对总体方案进行了比选,选择出了较优的综合客运枢纽进出站交通方案。
2023(5):7-1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03
摘要:目前,我国较多铁路车站旅客落客平台均出现常态化拥堵问题,分析发现,造成落客平台拥堵的主要原因是车道边落客长度规模不合理。对车均落客长度这一影响规模计算的关键性指标进行实验研究。通过96组对照实验模拟落客行为,定义驶入长度、停车区长度、驶出长度、驶入角及驶出角5个特征指标并进行轨迹分析,明确了驶入速度、车辆尺寸及驾龄等因素对指标值的影响程度,并给出了指标的建议区间值9.5~12.5 m。在空间紧张的情况下,建议区间值可进一步缩小为8~10 m。
2023(5):12-1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04
摘要:以成都市温江区花都大道与南熏大道交叉口立交化改造为工程实例,研究人口密集区现状交叉口的交通缓堵设计方案。在明确现状道路、路网规划及工程地质情况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了交通分析和影响评价,据此提出了2个总体方案,并进行了比选。从平纵横设计、交通组织设计、主体框架与围护结构设计等方面,对推荐方案(下穿隧道方案)进行了详细研究。采用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一体化结构组合,以延长维护结构生命周期,节省工程造价,并为同类地下结构工程提供借鉴。
2023(5):17-1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05
摘要:石家庄市槐安路、西二环均是城市规划确定的快速路,但受建设条件限制,该快速交叉节点始终未形成互通。为解决周边急迫的交通问题,对现状道路及建设条件进行交通分析和功能定位,在现有用地条件限制下,提出两个立交方案。通过比选,推荐采用定向式立交方案,解决了拆迁问题。同时,通过优化匝道线形、敷设相变沥青等技术手段,解决了采光、路面冰冻等难题。一期工程通车后,实现了槐安路东侧主路与西二环的快速交通转换。
2023(5):20-2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06
摘要:为消除平面交叉口左转交通对交叉口的瓶颈作用,采用蝴蝶领结型交叉口交通组织方式,禁止交叉口车辆左转,将左转车流引至次要道路的环岛处进行掉头,将左转车流变成直行车流,并根据车速、道路和交通条件推导了掉头环岛与交叉口的距离、半径和车道宽度的计算模型。经过蝴蝶领结型交叉口交通组织以后,使交叉口的车辆禁止向左行驶,促使冲突点减少且信号控制只需两个相位,能够将交叉口信号灯的利用率提升,对交叉口运行效率具有显著提升效果。
2023(5):24-26,4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07
摘要:以赣州楼梯岭大桥工程为例,从大桥两端的接线条件、安全性、人性化和工程造价的角度,探讨了结合慢行系统的跨江通道设计。在综合考虑车行、人非总体方案以及防洪、航道等因素后,采用了双层桥设计方案,并通过合理设置慢行桥落地形式,使人非慢行系统直接接入章江两岸滨江道路和滨江公园慢行系统,从而大大方便了两岸慢行交通转换,提高了人行和非机动车的交通安全性和舒适性。
2023(5):27-31,7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08
摘要:为探索新时期城市道路品质提升设计方法,以河湟新区唐蕃大道、和顺路等道路改造提升为例,围绕“安全、绿色、智慧、人文、共享、集约”的设计理念,采用导向、技术、功能、边界等四种全新转变思维,有效统筹和整合城市道路网络、空间、物质等三类控制要素,通过一体化、精细化、人性化、智慧化手段,着重从道路空间、景观风貌、城市家具、其他技术修复等四个方面展开设计,为今后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2023(5):32-3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09
摘要:环城西路作为同安主城区环线,是主城区重要的对外通道,是外来车辆进入同安区的门户,但现状环城西路存在如机动车路面、人行道砖局部破损、人行道无障碍坡道过陡等问题,从横断面设计、交叉口组织优化、多箱合一、口袋公园打造等方面进行详细改造设计,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环城西路的街道品质和景观,力图将环城西路打造为富有地方特征和时代特色的优美城市风景线,生态宜居休闲地,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2023(5):37-41,8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10
摘要:依托浙江省嘉善县城西大道风貌整治提升工程的实际案例,探索了公路本底条件的完善方法、道路空间风貌品质的提升措施、场地文化的赋予策略,提出了公路改城市道路的理论方法与设计要点,为后续相关项目和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3(5):42-4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11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老城区的市政基础设施亟待改造更新,道路交通也日益拥堵。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城市管理部门对道路的交通疏解方案也越来越重视。因此,老城区市政工程施工期间交通疏解方案的研究、设计和制定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重大,需重点研究。通过讨论老城区市政工程施工类型、交通疏解影响因素、工作思路、设计原则、交通疏解方案的分类、设计流程等,可为规划管理部门和设计施工单位制定合理的交通疏解方案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3(5):46-4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12
摘要:近年来,国家陆续对城市设计及城市更新提出了一系列要求。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2019年已开始着手进行街道提升改造工作。2019年6月编制完成了《郑州市街道设计导则》,从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等层面进行系统指导。结合郑州市经三路街道整治提质规划设计实践,以提升街道环境与品质功能为出发点,从优化道路通行空间、提升绿化景观层次、整治街道建筑立面、拓展街区文化内涵等方面,对街道街区的设计方案进行了阐述。
2023(5):50-5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13
摘要:上海野生动物园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林业局合作建设的中国首座国家级野生动物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主出入口及几个主要停车场均位于南六公路东侧。由于来园的车辆主要流向为北向南方向,需通过南六公路-人民西路交叉口掉头入园,导致南六公路拥堵严重。通过野生动物园入园交通现状问题分析,提出了改善入园交通的总体策略,并介绍了建设专用定向匝道,实施停车场改造等具体的工程实施方案。
2023(5):53-5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14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市政路网逐步由城区向郊区扩张,先建小区后修路的整体理念导致市政路中出现了各类杂填土地基。为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需对杂填土地基进行处理。通过详细对比强夯法、换土垫层法、柱锤冲扩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4种路基处理的实用方法,最终确定采用换土垫层和柱锤冲扩桩结合的方式分段进行路基处理,并对路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及沉降进行相关验算,同时提出相关路基处理方案的施工注意事项,不仅解决了实际工程中杂填土路基处理问题,还为类似的工程提供了参考借鉴思路。
2023(5):57-5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15
摘要:为规范城市道路施工图中沥青面层材料说明的写法,明确设计文件必须的材料指标要求,提升工作效率,并降低设计人员重复繁琐的文本编辑工作,要研发通过软件自动生成沥青面层材料说明的企业标准化解决方案。首先,统计分析目前城市道路施工图中关于沥青面层材料的一般写法与内容,查询相关国家及行业规范的要求,确定说明部分的框架。其次,了解施工、监理、质检验收等相关方对施工图文件中关于沥青面层材料相关内容的使用情况,调研城市道路路面主要病害及产生的原因,统计说明中易产生歧义或指标不清晰带来的施工、验收及运营期病害等问题。最后,形成固定的企业标准说明结构,相关指标参数输入数据库,设计人员使用软件通过点选必要的项目信息自动生成说明文字。
2023(5):60-6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16
摘要:聊城兴华路跨徒骇河桥采用100 m+100 m独塔钢箱梁斜拉桥,该桥主塔整体造型采用莲花状结构,由2个主塔柱和1个副塔柱组成,主、副塔柱之间采用空间索面拉索相连,桥塔中轴线为椭圆,主塔和副塔分别高52.211 m、47.65 m,主、副塔柱轴线夹角30°;主梁采用钢箱梁,双箱单室截面,梁宽40 m,中线处梁高3 m;斜拉索为扇形布置的空间双索面,采用标准强度1 770 MPa的平行钢丝斜拉索,全桥共72根斜拉索,斜拉索梁端锚固采用钢锚箱,钢锚箱焊接在主梁钢箱梁边箱室外侧;塔座、承台及桩基础采用混凝土结构,大桥共设置34根?准1.8 m的钻孔灌注桩,桩长70 m。莲花造型独塔斜拉桥的造型优美,创意独特,在满足结构各项受力性能要求的同时,很好地体现了聊城莲湖水利风景区的特色文化,使景区成为建筑艺术和谐交融的典范。
2023(5):65-68,88.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17
摘要:武汉罗家港互通主桥采用85 m下承式简支桁架拱,为双向6车道城市桥梁。桁架拱桥横向布置2片拱肋,间距29.4 m,拱肋矢高16.9 m,矢跨比为1/6;拱肋、系杆及腹杆均采用带板式加劲肋的焊接箱型截面,拱肋间设置3道箱型截面风撑;桥面系采用密布横梁的正交异性板;桥墩采用m型门式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群桩;拱桥采用支架拼装、顶推施工。
2023(5):69-7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18
摘要:以郑州龙湖鼎形斜拉桥为背景,对桥梁的方案构思、桥塔造型和总体结构设计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采用MIDAS CIVIL软件空间杆系有限元的方法,对桥梁结构在施工状态和运营状态进行了静力计算分析,同时针对斜拉桥4种不同的荷载作用工况进行了整体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桥梁总体造型美观,结构设计合理,桥塔和主梁静力验算结果满足设计要求;桥梁结构的第一阶失稳模态对应的稳定安全系数为30左右,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且失稳模态主要表现为桥塔横向面外失稳。
2023(5):73-7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19
摘要:锚固段是自锚式悬索桥的关键受力部位。结合某336 m跨径自锚式悬索桥的锚固段总体布置设计,对自锚式悬索桥的锚跨设置、散索鞍/套设置、锚固段重心调整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建议主梁竖向刚度不控制设计时取消锚跨,边跨主缆入射角适中时优先采用散索套,提出了锚固段合理重心的调整思路。上述结论可为今后同类型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2023(5):76-8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20
摘要:中承式斜拱曲梁组合桥国内类似工程不多,但随着对桥梁景观性的追求,在实际设计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但是关于这一桥型动力特性的研究较少。基于这一现状,以海丝人行景观天桥(26+36+55+22)m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Civil 建立全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其基本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二期恒载集度、构件刚度、几何参数和边界条件等关键结构参数对桥跨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桥基频为1.53 Hz,对应振型为一阶正对称拱肋侧倾;前10阶自振频率随二期恒载集度增大而减小;主梁刚度对各阶振型频率的影响明显大于拱肋刚度;减小矢跨比可显著提高拱肋侧倾与拱肋弯扭振型频率;拱肋倾角(10°~30°)与曲梁曲率半径(40~80 m)对结构各自振频率影响有限,相应频率变化率不超过5%;主梁与主墩之间弯扭耦合约束可显著提高前5阶振型频率。
2023(5):81-84,9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21
摘要:依托南昌市某大跨波形钢腹板PC连续梁桥,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其抗震性能分析了其在不同方向地震波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纵向和横向地震波对内力的影响方向不同,设计配筋可根据主要受力方向对应加强。同时对主桥进行了减隔震支座设计,计算结果表明减隔震支座可以有效降低地震响应,降低幅度可达34%~56%,建议在抗震标准高的桥梁中使用减隔震支座。
2023(5):85-88.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22
摘要:对于某钢混凝土组合-混合连续箱梁桥,提出了跨中采用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梁、桥面板采用矮肋板的方案以减轻自重,钢-混结合段区域上表面再覆盖一层UHPC,从而形成超高性能混合梁。为重点研究钢-混结合段的受力性能,首先采用MIDAS/CIVIL桥梁专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了连续箱梁桥的大尺度整体模型,以确定钢-混结合段的最不利受力工况及其具体的内力数值;随后采用ABAQUS建立了钢-混结合段的小尺度局部有限元模型进行精细化分析,以明确该区域钢、普通混凝土(NC)和UHPC的应力分布情况。计算表明该桥钢-混结合段的刚度能平稳过渡,钢、NC和UHPC的应力水平均较低,具有良好的安全储备,能够满足桥梁的受力要求。
2023(5):89-9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23
摘要:以某特大桥墩身火灾为案例,介绍此类工程现场调查内容,然后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火灾时墩身温度场进行模拟分析,与现场调查实况进行对比后确定墩身大致火损情况,在此基础上再用ABAQUS对其进行简化建模并进行静力及频率分析,总结分析结果后提出对应加固建议,可为后续相关工程案例提供研究及加固的思路与参考。
2023(5):93-98.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24
摘要:为有效计算地铁隧道盾构穿越高架桥桩基托换施工前后桥梁承台及桩基受力的变化情况,保证桩基托换工程的顺利进行,现依托厦门市轨道交通6号线隧道盾构下穿跨杏林湾路高架桩基托换工程,结合桩基托换工程特点和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利用MIDAS/fea与MIDAS/civil建立桥梁桩基托换三维数值模型和梁单元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施工现场的桥梁桩基托换工程进行数值计算,重点分析桩基托换施工中新建承台及桩基承载力的变化情况。据此提出桩基托换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保障桩基托换工程质量,为类似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
2023(5):99-10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25
摘要:为解决山区悬索桥加劲梁吊装的难题,设计采用跨度布置为130 m+550 m+210 m的缆索吊施工工艺。缆索吊的索鞍通过加高支架固定在索塔横梁上,主索锚固于两岸锚碇,加劲梁从一岸引桥桥面近索塔处起吊。缆索吊装系统设置两组索道,两点吊,满足加劲梁吊重110 t设计。通过系统地介绍山区悬索桥缆索吊设计与安拆技术应用,为同类型项目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3(5):103-10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26
摘要:以瓯江上某桥梁为例,对通航桥梁的既有防船撞墩加固或改建的方案进行研究,借助MIDAS和XTRACT两款软件,对桥梁的防船撞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对主桥裸桥墩,主桥桥墩加装柔性防撞装置、原设计防船撞墩、六桩防船撞墩、四桩加柔性防撞装置五个方案进行受力和抗力的计算,在安全性和经济性上优选防船撞墩的方案,提出既有防船撞墩加固或改建的方案优选模式,供类似工程参考。
2023(5):106-10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27
摘要:以某座多箱室矮塔斜拉桥为依托,通过建立有限元实体模型对该桥典型悬浇节段进行施工模拟,分析在施工过程中腹板裂缝的主要发生机理,揭示腹板开裂主要是由混凝土水化热作用、腹板束张拉和混凝土收缩等因素叠加所导致的,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建议,为以后同类桥梁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2023(5):110-11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28
摘要:为建设南京市首个具有示范效应的水源地,南京市浦口区长江桥林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源涵养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坚持“最小干预”的设计理念,充分尊重滩地原有地貌,改造并连通水系;采用沉淀→滤除悬浮物→湿地系统等协同作用净化水质;通过分析水文数据,选择耐水湿、低维护、易养护的植物进行水源涵养;结合巡查便道设计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提供必要的配套服务设施。工程实施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示范效益显著,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023(5):114-11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29
摘要:为实践探索“厂网河(湖)岸”一体化水环境治理模式应用效果,以长江大保护试点城市芜湖市城南污水系统片区“厂网河(湖)岸”一体化水环境系统治理工程为对象,系统梳理 “厂网河(湖)岸”一体化水环境治理模式,着重介绍该模式在芜湖市水环境治理重点项目中的实践应用情况,总结该模式取得的实践成效和推行建议,以供类似项目和其他城市参考。
2023(5):118-12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30
摘要:在城市更新及双碳背景下,老城区水环境的改善与提升是目前各城市亟待解决的难题。以漳州市中心城区内河水系水环境治理为例,从河流生态系统的角度结合模型分析论述水体污染的根本原因和实质,提出改善水环境与提升水生态功能的方案建议,为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城市整体水环境的提升提供参考。通过技术方案的应用与实施,使得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黑臭水体得到治理,改善水环境,修复流域生态属性,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及经济效益。
2023(5):123-12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31
摘要:以福州仓山龙津阳岐水系补水活水项目为例,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特征,采用适合平原河网地区且能灵活调度水工建筑物的MIKE 11模型,对不同工况下的补水活水方案进行模拟。所提出的补水方案是:丰水期进行自然纳潮补水,补水方向为南引北排;枯水期因闽江潮汐动力不足,应利用泵站补水,补水方向则为东引西排和南引北排。所得结论可为后期水系运维调度提供指导。
2023(5):127-12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32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是城市水生态污染严重,城市内涝频繁,国家大力提倡建设海绵城市。以实际工程为例,通过方案比选的方式探讨公共绿地中海绵城市的应用,期望能为海绵城市的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2023(5):130-132,13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33
摘要:车田江大桥主桥为280 m中承式钢箱提篮拱,拱肋采用全焊钢箱结构,拱肋安装采用缆索吊装和斜拉扣挂工艺。通过介绍该桥拱肋节段悬臂拼装施工技术,如拱肋首节段采用定位支架精确定位,拱肋标准节段采用缆索吊机配合斜拉扣挂系统进行精确安装,合龙段通过持续观测、吊装姿态模拟及精确配切等技术实现了拱肋的顺利合龙,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3(5):133-13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34
摘要:机场快速路南延南段(绕城高速——岳林东路)工程施工V标段为公轨共建双层高架桥,下层为预制U型梁,上层为预制小箱梁。现重点介绍采用一台架桥机实现双层预制梁同步架设的施工技术,制定两种不同的吊装方案,有效地解决了梁厂存梁台座有限的难题。对高压线下双层预制梁吊装进行详细的工况分析和安全性验算,解决了高压线下作业安全风险大的难题。该施工技术科学有效,能保证工程质量和现场安全,对今后类似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3(5):137-13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35
摘要:建造弯斜桥,不但能使整个线路线形美观流畅,而且可以缩短桥长,节省建设用地、投资和材料,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斜弯梁结构已广泛应用到城市道路、立交枢纽和高等级公路中。以绍兴某智慧快速路工程为例,通过对主跨箱型叠合梁在施工过程中的工作性能研究,提出槽型开口钢箱在架设过程中的防扭措施。
2023(5):140-14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36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历程加快,交通量不断加大,交通问题日趋严重。在靠近城市、铁路公路的桥梁建造过程中,为降低造价和缩短周期, 通常考虑建造一座公铁两用桥。以某项目桥梁工程为例,分别从项目策划、现场布置、工地吊装等方面详细阐述公铁两用钢桁架拱桥施工关键技术。总结公铁两用钢桁架安装技术要点,为类似项目中钢桁架拱桥施工提供思路。
2023(5):143-14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37
摘要:随着桥梁施工技术的成熟,转体T构桥梁逐渐成为桥梁施工的一个重要类型。转体施工技术可以使桥梁更快速、简便地跨越一些既有建筑和环境因素,而不影响其在施工过程中的正常使用。目前最适合的施工方式为挂篮悬臂施工。但有时因工期紧张或其他不可控因素,导致无法使用此方式,此时应考虑其他施工方式。为适应省道219上跨青盐铁路和胶黄铁路立交桥工程2×116 m T构的工期要求,提出了使用盘扣式支架与梁柱式支架混合的支架体系进行施工的方式。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了桥梁临时支架的计算模型,对桥梁整体受力的情况进行了模拟,对支架各部分材料的受力情况及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指标做出了分析,对现浇支架的可行性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2023(5):148-150,16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38
摘要:目前多数的城市桥梁建造时间不长,桥梁自身技术状况较好,但也存在与城市更新规划有所冲突或者不满足当前状况下的使用的情况。相对于拆除重建,采用顶升平移改造技术,不仅不会产生建筑垃圾,而且能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省建造费用,对周边交通、环境影响较小,具有更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依托宁波鄞州大道-福庆路快速路一期工程Ⅳ标段(东钱湖段)快速路工程中的鄞县大道跨线桥平移顶升改造工程,对桥梁平移新型摩擦界面技术进行重点研究。在鄞县大道跨线桥平移顶升改造过程中,改造桥梁单幅主桥重量4 533.2 t,平移时仅使用24.8 t顶推力将桥梁平移2 m到达设计位置,使用该新型摩擦界面使摩擦系数降为0.005 4,证实了该新型摩擦界面在桥梁平移施工中的可靠性,具有既有桥梁再利用、避免拆除重建、减少碳排量等多处优点。
2023(5):151-15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39
摘要:通过以贵州石阡河钢栈桥施工为例,介绍了后植锚桩加固栈桥钢管立柱施工技术。该技术针对浅埋河床搭设栈桥钢管桩底进行锚固,提高栈桥抗倾覆稳定性效果明显,在类似工程施工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2023(5):154-156,17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40
摘要:随着我国桥梁建设工程的高速发展,体外索在桥梁结构中的运用逐渐增多,施工工艺也不断提升。结合柳州市凤凰岭大桥工程实例,系统介绍钢混组合梁梁体外索预埋、下料、穿索、张拉的施工工艺,总结施工关键技术,为同类型桥梁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2023(5):157-16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41
摘要:以某钻爆法市政隧道项目穿越既有输水隧洞为例,阐述了市政隧道实施方案中关于设计、施工、监测等方面的应对措施。市政隧道采用全包防水+CD法分部开挖,可有效减少隧道施工期及运营期对输水隧洞的变形影响,通过三维数值模拟,输水隧洞在隧道施工期最大隆起量为3.57 mm,在隧道运营期基本无变形;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洞室内坚硬岩体采用“水磨钻取芯+静态破碎”的施工方式,避免了爆破振动对输水隧洞结构的损伤;除加强隧道施工期的监控量测外,在隧道内布设了健康监测点,为隧道及输水隧洞的健康状态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
2023(5):162-164,17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42
摘要:基于工程实践,详细介绍一种非开挖管道工作井施工技术。与传统的沉井法、逆作法施工相比,该工艺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施工速度快且支护结构可重复利用,能较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及降低工程造价。采用无铰拱理论计算及工程实测分析证明该技术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23(5):165-16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43
摘要: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桥位于长江水道之上,桥梁设计为双塔双跨钢桁架梁悬索桥,主桥跨径组合为:460 m+1 480 m+491 m。主桥为钢桁梁结构,钢桁梁的吊装采用缆索起重机施工。受限于现场通航及塔机起重能力,缆索起重机在现场安装困难,故需研究缆载吊机在桥梁主缆索上的散拼安装工艺方案。介绍了LZDJG5000缆载起重机结构的安装思路、重难点以及在施工现场的安装工艺、步骤方案,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2023(5):168-17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44
摘要: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大型设备进入人们的视野,但随之而来的噪声污染却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现以地下工程施工工序为主线,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地下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噪声源,利用噪声控制原理主要从减弱噪声源、阻断传播途径两个方面进行噪声控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效果分析,为城市市区施工噪声污染控制提供解决思路。
2023(5):173-17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45
摘要:以城市数字化转型大趋势为背景,结合桥梁管养需求,论述了桥梁运维感知服务体系的技术构成,阐释其对城市运行和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多层次意义,并从在线感知、智能巡检和平台服务方面提出了部分技术拓展建议。在此基础上,综合探讨了在道路桥梁建设和管养领域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2023(5):177-18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46
摘要:由于施工阶段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桥梁的初始成桥状态与设计成桥状态存在误差。精确掌握桥梁初始成桥状态,对于后续运维养护具有重要意义。桥梁动静载试验是测试桥梁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以某主跨220 m独塔斜拉桥为例,结合动静载试验的方法,测定了该桥的自振特性、在特定荷载下的动静挠度和应变等参数,并与有限元模型理论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桥结构刚度、动力特性均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较好的初始成桥状态。
2023(5):182-186,19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47
摘要:为了明确大跨度后结合预应力组合梁桥的受力性能,以一主跨70 m的预应力组合梁桥为例,采用空间有限元模型详细模拟了组合梁的施工过程,计算从施工到成桥初期及长期运营情况下组合梁的受力情况。计算结果表明:中支点钢梁上翼缘和底板在施工阶段的最大应力分别为118 MPa和-133 MPa,后结合法和顶升/回落法在中支点混凝土桥面板内产生7.33~10.33 MPa的预压应力储备;中支点钢梁上翼缘和底板在短期运营阶段的最大应力分别增长了22 MPa和13 MPa,而中支点混凝土桥面板在曲线外侧的边缘只剩下3.33 MPa的预压应力储备,满足全预应力状态的要求;在第10年的长期运营阶段,中支点钢梁上翼缘和主跨跨中钢底板的最大拉应力分别减少17%和35%,中支点钢底板和主跨跨中钢梁上翼缘的最大压应力分别增加10%和42%。收缩徐变在长期运营阶段降低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的预压应力储备,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在运营第2年由全预应力构件变成A类部分预应力构件,在运营第13年变成B类部分预应力构件。
2023(5):187-189,19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48
摘要:在路线线形受限的条件下,为追求城市桥梁简洁协调的美观效果,弯桥、宽箱梁桥以及斜交桥梁的上部结构截面形式更多的采用箱形截面,这些小曲率半径或者变宽斜交的桥梁与常规的直线或者大曲率半径上的桥梁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等方面差别较大。梁格法能够更加真实的反应出宽桥的实际受力情况,但是计算较为繁琐,耗时较久。通过分析单梁法及梁格法计算结果,以期通过提高单梁法分析结果富余量的方式来确保结构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2023(5):190-19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49
摘要:针对U形肋+平钢板+混凝土板形成的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利用Ansys空间有限元软件,对组合桥面板的U形肋尺寸、U形肋间距、横隔板间距、钢顶板厚度及混凝土板厚度等主要构造参数进行研究,提出U形肋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的合理构造尺寸,为今后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023(5):195-19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50
摘要: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上软下硬地层的盾构开挖过程进行模拟,通过计算分析不同工况下的支护应力比和开挖面最大水平位移之间的关系,得出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施工的安全盾构推力范围。结果表明:开挖面最大水平位移随支护应力比的减小而增大,数值模拟得出的最小支护力变化规律同实测值相一致,且盾构推力的安全参数范围为4.9~6.8。
2023(5):200-203,21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51
摘要:针对软土地基的特点,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对路段进行处理,以减少工后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以莆田市涵江区火车站站前道路建设项目为依托,分析水泥搅拌桩布置间距、桩径、桩长、水泥土强度等因素对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路基沉降的影响,以达到合理优化设计参数、在实际工程中节约成本的目的。
2023(5):204-20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52
摘要: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年最热月、最冷月极端气温均较为明显,公路产生温缩、干缩开裂病害难以避免,造成路面结构强度下降。基于此,提出沙漠公路倒装式沥青路面结构试验段方案,利用粒料类柔性基层防止或延缓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中路面结构验算方法,采用HPDS计算软件,分析研究倒装式沥青路面级配碎石层厚度、模量对路面结构力学性能影响以及路面结构的疲劳衰减性能。结果显示:级配碎石层过厚,容易造成沥青层的弯拉疲劳开裂,且路表弯沉值小幅减小,而厚度过小,不宜压实,容易产生离析,应以15~18 cm为宜;级配碎石层回弹模量越大,半刚性层疲劳开裂和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对应的累计当量轴次以及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均增大,半刚性层层底拉应力明显减小。
2023(5):207-21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53
摘要:为提高阻燃沥青的存储稳定性及降低其对性能的影响至最小化,选择纳米阻燃材料并对其进行表面处理制备了新型纳米阻燃沥青。通过沥青基本性能(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及沥青氧指数试验确定了阻燃沥青的最佳掺量7%;随后借用扫描电镜及热分析试验仪器对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及改性特征进行表征。电镜结果表明,对非表面改性阻燃材料与表面改性阻燃沥青的微观结构对比发现经过表面改性的阻燃剂具有更佳的分散特性。而基于SBS改性沥青及其阻燃沥青的热重分析可知,添加阻燃剂可提高SBS改性沥青的热稳定性,添加阻燃剂后的改性沥青成碳量增加,主要是因为阻燃剂有助于沥青燃烧过程中形成致密炭层,阻碍氧气输入及外界能量的进入,隔断气体挥发物的逸出,实现阻燃及抑烟的效果。
2023(5):212-214,22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54
摘要:为了研究水性环氧树脂用量对冷拌SMA-5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分别探讨了水性环氧树脂掺量对冷拌SMA-5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和易性、开放交通时间、混合料强度、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固定用水量6%的情况下,当水性环氧树脂掺量为15%时,混合料在拌合过程中出现了稠度增大,建议其掺量不超过15%为宜。与未掺水性环氧树脂相比,水性环氧树脂掺量为13%时,30 min和60 min的黏结力分别为2.1 N·m和2.8 N·m,混合料的1 d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了194%,3 d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了151%,冻融劈裂强度97%,浸水马歇尔强度比为99%,动稳定度超过4 000次/mm,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2023(5):215-217,22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55
摘要:针对机械法开挖联络通道领域中刀具磨损严重的问题,提出采用FFU材料作为混凝土衬砌的替代材料,同时采用3种不同的刀具进行切削试验来验证FFU的可切削性。试验结果表明:FFU材料可切削性良好,使用贝壳刀和刮刀,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FFU试件切穿;横向布置顶管机试验时会导致大量碎渣囤积在筒仓内部,致使排渣不顺,更换顶管机布置形式,竖直放置进行切削可有效缓解排渣不顺的问题;FFU碎渣多为纤细的拉丝状,容易沾附刀盘上,应搭配泥水循环系统使用;推进速度过快会导致刀头受力不均匀,在实际工程中建议控制推进速度控制在5 mm/min之下。
2023(5):218-22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56
摘要:土壤固化剂能够改善土体的抗剪强度、渗透性和水稳定性等工程特性,是传统土壤固化材料水泥、石灰的新扩展,已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加固工程。通过总结土壤固化剂的类型、材料组分、固化机理和固化特性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土壤固化剂研究方向和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土壤固化新材料的研发和工程应用提供新思路。
2023(5):223-22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57
摘要:在隧道修建过程中,CD法被广泛用于软弱围岩隧道和大断面隧道的修建。工程经验表明,CD法比全断面法更能够减少对隧道的扰动,降低顶部围岩塌陷的可能性,但目前对该经验的认识仍缺乏足够深入的了解。比如,CD法隧道顶部的塌陷机理,相比全断面法的定量优势比较等。为此,提出了一种预测CD法开挖隧道顶板破坏机理的运动学方法。推导了确定塌块形状的理论解。所提出的方法与全开挖方法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方法的合理性和CD法开挖的优越性。研究发现,与全断面开挖的结果相比,CD法开挖可以显著降低顶板坍塌的高度,提高顶板稳定性的安全系数。
2023(5):228-23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58
摘要:随着道路施工机械化、信息化与数字化集成水平的提高,沥青路面智能压实技术也成为研究与应用热点。有效检测沥青路面压实状态,并且能够准确判别与控制压实质量是实现压实“智能化”的关键,也是实现科学提升路面路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基础。从沥青路面智能压实质量控制原理上进行分类讨论,主要包括机械振动响应、雷达反射波以及智能颗粒细观响应。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优缺点,为后续沥青路面智能压实的技术发展方向提供借鉴。
2023(5):232-23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59
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桥梁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都有深度运用,但是桥梁大修工程中的应用目前较少[1-2]。依托浙江路桥大修工程,详细介绍了文物铆钉钢桁架桥大修过程中的数字化应用,如三维模型参数化建立、方案三维动态模拟、三维激光点云扫描、手持式白光扫描等,为以后类似桥梁的修缮提供一定的数字化参考。
2023(5):236-23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60
摘要:金华—义乌—东阳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是浙中地区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全长达107 km,对浙中地区交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线路盾构法隧道基本已施工完成,考虑到盾构法隧道自身结构特点及金华地区地质情况,有必要在线路运营前对成型管片结构进行现状调查,为隧道运营条件提供依据。现主要介绍基于FARO X系列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架站式扫描技术,无需使用靶球进行测站间的衔接,应用于金华-义乌-东阳首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路的隧道初始状态调查工作中,探讨了三维扫描技术计算盾构隧道管片水平收敛的精度与可靠性。从实际效果来看,采用架站式扫描技术的外业工作量较小,较传统调查方法效率大幅提升,用于隧道管片的水平收敛测量精度较为可靠,对于成型隧道的现状调查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2023(5):240-241,24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61
摘要:污泥电解脱水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技术,在提升污泥脱水效率、实现剩余污泥减量化具有一定优势。基于上海某水质净化厂污泥电解脱水应用案例,介绍污泥电解脱水设备设计及运行参数、运行情况。与传统板框压滤脱水工艺和热干化工艺进行经济比较,运行能耗降低44%~56.7%,占地面积节约30%以上,运行管理更加便利。
2023(5):242-244,26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62
摘要:目前盾构隧道联络通道主要采用冷冻法对土体降温再进行开挖施工, 但在复杂工况环境下仍存在极大施工风险。 通过采用专门研制的行星摇臂式顶管机对不同强度等级的玻璃纤维筋砂浆试块进行全断面切削试验,对行星摇臂式顶管机切削玻璃纤维筋、砂浆和道具磨损情况进行研究。试验表明,行星摇臂式顶管机切削效率理想,试验结果可以促进今后顶管法直接开挖联络通道的理论发展和技术进步,以及指导实际切削钢筋混凝土管片的施工,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相应的参考。
2023(5):245-24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63
摘要:花岗岩残积土有遇水易软化崩解的性质,在勘察过程中通过现场试验,对花岗岩残积土遇水易软化崩解的性质进行了研究。此研究及分析方法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了参考,也为设计施工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地质依据,能更精准地指导了设计、施工,同时也能节约工程成本,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23(5):248-25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64
摘要:通过对新建桥梁工程边界条件、与铁路安全相关的工程控制标准的理论计算、施工及运营期监测、其他铁路防护措施等几个方面的探讨,同时结合解放大街实际工程的建设情况,简要总结了新建城市桥梁工程邻近既有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的设计要点,为类似工程在设计、施工、运营阶段提供参考。
2023(5):252-255,26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65
摘要:岭西八路综合管廊工程为吉林省公主岭市为适应城市快速发展需求、提升市政建设设计标准而新建的七条管廊之一,调研分析了该管廊的地理位置、场地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情况。设计入廊管线包括热力管道、给水管道、再生水管道、电力电缆和通信线缆。根据技术标准,对该综合管廊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等总体进行设计;针对管廊处于古河道区域所遇具体问题,详述了基坑支护、管廊配筋、地基、抗浮、防水等结构设计要点。
2023(5):256-26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66
摘要:如何因地制宜的选择综合管廊建设路段、入廊管线,从而确定合理的综合管廊断面是综合管廊建设的重点及难点。介绍了武汉市汉口滨江商务区综合管廊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如何结合实际建设条件对综合管廊的规划路由进行优化调整、选择入廊管线以及断面设计。同时,根据自身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工程经验,对综合管廊因地制宜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为综合管廊的建设提供参考。
2023(5):261-26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67
摘要:以深圳地区某超小净距浅埋暗挖法施工的管廊项目为依托,建立三维数值力学模型,研究不同控制条件下土体与结构的变形和稳定性,探讨浅埋暗挖法近接工况下的关键设计施工措施。其内容主要包括地下水控制、地层预加固技术、超前管棚预支护和正台阶分部开挖工法等。
2023(5):265-268.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68
摘要:以中山市坦洲快线(一期)工程为例,在分析了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要求基础上,分析了桥梁连续跨越、路基长距离压覆、涵洞穿越高压油气管道时的保护措施,并对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桥梁段避让、路基段保护的措施及技术要求。
《城市道桥与防洪》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 邮编:200092
电话:021-55008850 邮箱:cdq@smedi.com
版权所有:城市道桥与防洪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