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0卷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道路交通
    •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 T 形互通立交设计

      2024(12):1-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01

      摘要 (105) HTML (0) PDF 3.23 M (3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全面贯彻低碳理念,建设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依托万环西路-南珠大道互通,分析了节能减排理念在城市T形互通中的应用。首先,通过对节点控制因素及交通量预测的分析,形成了4个立交方案;然后对各方案进行油耗指数计算及分析,并结合多因素对各方案进行了综合比选。最后,对项目研究进行了总结:城市互通立交须充分考虑地面辅道交通功能,地面辅道功能如有缺失,可能造成整个互通的油耗指数增大;城市T形交叉节点须保证主线直行交通功能,条件允许时不应与地面辅道及转向交通在同一处合流,易形成交通拥堵点。

    • 山地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计算研究——以重庆解放碑商圈路网为例

      2024(12):6-11,2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02

      摘要 (72) HTML (0) PDF 1.21 M (2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国内交通行业开展碳排放量化设定和配额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化,精确量化城市交通的温室气体排放将有助于增强交通碳排放的有效监管,提升城市交通系统整体可持续性。山地城市地理形态特殊,目前尚无针对性的交通碳排放测算体系。通过对于山地城市的路网特征和交通特征的研究,根据“自下而上”法构建了适用于重庆的交通运营阶段碳排放计算模型,明确了道路线形、车辆种类、能源油耗、行驶速度等关键参数与排放因子的关系,构建了山地城市交通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并生成交通碳排放计算软件。研究以重庆解放碑商圈道路作例,根据获取的交通流与路网数据,计算得到解放碑商圈的CO2排放当量为4.4万t。其中,碳排放量与2023年重庆市相关规划数据估算结果相近,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本研究建立的山地城市交通碳排放计算方法和计算软件可基于路网运行数据计算较为精准的碳排放结果,为不同交通规划方案的碳排放情况提供量化指标。

    • 功能提升背景下山地城市道路更新规划研究

      2024(12):12-1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03

      摘要 (46) HTML (0) PDF 1.59 M (2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便捷、舒适、高品质道路交通出行需求,在城市提升背景下,围绕街道空间统筹规划、道路全要素设计、“针灸式”综合治理以及街道空间多元协同共治等方面,思考道路更新的理念和方法。结合山地城市复杂地形条件、立体路网结构、集聚交通出行等特点,统筹考虑功能、人文、生态和安全需求,通过优化道路横断面空间分配、合理设置路权优先序,完善公交优先道路网络及信号控制,提升步行空间和全龄友好设施品质,规划安全、绿色、集约、高效的道路空间。

    • 城市立交上盖交织区交通运行特征分析及优化设计

      2024(12):16-2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04

      摘要 (56) HTML (0) PDF 4.53 M (2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满足城市高速立交市政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集约使用,立交上盖改造成为了有效的手段。通过匝道的改建与上盖平台的构筑,上盖结构的内部形成了上盖交织区,该区域耦合了立交交织区和隧道的双重复杂交通特性,不仅存在交织区内车辆频繁变换车道、分流合流等特性,还叠加了隧道环境下视野受限、空间局促等风险,构成了显著的安全隐患。探讨了城市立交上盖交织区交通运行影响因素,并聚焦于上盖交织区出入口实施的实地调研,采集和分析断面速度数据。结果显示,上盖交织区出口附近的断面间速度差、断面速度标准差和断面超速率均较高,表明这些路段交通运行风险较大。此外,结果还显示,设置纵向减速标线能有效降低速度标准差和车辆断面平均速度,减少超速现象,进而降低行车风险,是一项切实可行的交通组织优化策略,对于城市立交上盖交织区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城市交通治理设计流程及方案评估

      2024(12):24-2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05

      摘要 (65) HTML (0) PDF 821.32 K (2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单纯依靠“硬件”设施来提升交通效率,其空间有限,因此亟需在交通系统的运行管理层面挖掘潜力。根据工程实际经验,对城市交通治理的社会背景、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提出了交通治理的设计流程要求,明确了交通治理研究边界、数据采集方式、需求分析及治理方案的思路,从需求管理、运营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城市交通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加强智能化管理、推广绿色出行、优化公共交通、缓解拥堵、提升安全、创新政策、协同规划科技应用和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综合施策,可推动城市交通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城市道路 X 形交叉口设计优化及实践

      2024(12):28-3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06

      摘要 (60) HTML (0) PDF 8.58 M (2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城市道路中普遍存在的小交角X形交叉口影响行车安全的问题,分析了城市道路X形交叉口平面与竖向对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的影响,提出了局部改线调大交角、考虑驾驶员行车视野并复核修正停车视距长度、延长超高横坡渐变长度以消除“波折”现象及提高交叉口中心标高减缓“反超高”等优化方案,从而保障交叉口行车安全与通行效率。结合广州科技教育城市政配套道路项目实践,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效果。

    • 临沂市通达路祊河桥及两岸立交改造工程方案研究

      2024(12):33-37,4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07

      摘要 (43) HTML (0) PDF 1.84 M (2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市跨河大桥的功能是多元化的,往往承载着交通、防洪、景观、文化、生态等多重功能,在设计跨河大桥时需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功能需求。临沂市通达路祊河桥及两岸立交改造工程全长1.725 km,主桥采用“通达四方”的四塔柱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为全国首例大断面四塔柱单面受拉的斜拉桥,桥梁全长822.9 m,全宽55.1 m,两岸与滨河路、祊河路相交均设置互通立交,采用双向8车道城市主干道标准,项目已于2023年1月建成通车。从技术标准论证、总体设计、桥梁改造及主桥桥型方案设计、两岸立交方案设计等多个方面介绍了方案设计思路和技术要点。

    • 场内道路水泥路面设计影响因素及典型路面结构

      2024(12):38-42,5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08

      摘要 (40) HTML (0) PDF 861.20 K (2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场内道路专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使用,道路运量大、车辆轴载大、使用年限短、使用期运输强度高,每条道路的总运量和运输用自卸汽车型号明确,提出了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场内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新的计算方法。分析研究该计算方法中各个影响因素对路面板厚的影响程度,并结合某水电站场内道路的交通信息,对不同总运量和不同运输用自卸汽车适合的路面结构组合进行了计算,这些计算结果可作为其他类似工程路面结构设计的参考。

    • 城镇化地区道路设计要点探析

      2024(12):43-4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09

      摘要 (43) HTML (0) PDF 1.22 M (2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西阎路为工程背景,探讨了城镇化地区道路的功能定位、适用范围、节点方案、断面形式等要点,并介绍了西阎路工程总体设计方案,供西阎路下一步的工程设计及类似项目提供思路和参考。

    • 苏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体系的探析

      2024(12):47-49,6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10

      摘要 (34) HTML (0) PDF 1.20 M (2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全面建设人文社会的重要指标,目前无障碍环境建设多侧重于点状空间和相关设施,缺乏对区域无障碍环境建设体系的研究和总结。在梳理现行有关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及其执行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各类建筑场地以及三者之间的无障碍设施的系统性,结合苏州无障碍环境建设实践,提出无障碍环境体系建设方案,促进无障碍环境高质量发展。

    • 软土地区既有沥青路面改造的工程实践

      2024(12):50-5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11

      摘要 (27) HTML (0) PDF 1.07 M (2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软土地区既有沥青路面改造的工程实例,通过对现状道路的路面状况指数、路面结构性能、路面芯样以及桥头纵坡进行分析,结合道路情况分类采用不同路面处理方式:对道路基层损坏位置采用注浆加固处理,根据沥青路面病害轻重程度分类处理,调小桥头纵坡减缓跳车情况,结合路面高差情况采用不同路面加铺方案。分析成果可为对软土地区的既有沥青路面改造提供实践参考。

    • 植被混凝土在高陡岩石边坡中的试验与应用

      2024(12):54-5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12

      摘要 (30) HTML (0) PDF 1.22 M (2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南山区前海路(棉山路—妈湾大道段)工程位于现状小南山脚下,需破除小南山坡脚石方后形成路基,边坡岩石以微风化花岗岩为主,为减少开挖面,岩石坡比为1∶0.2,最高边坡约45 m,属于高陡岩石边坡。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还小南山一个完整的山林,引用了植被混凝土修复技术。有针对性的进行植被混凝土的配比试验和植物种子的筛选试验,最后选择了一组最优的植被混凝土配比和长势良好的物种配比。目前经过两年半的自然生长,基本实现了高陡岩石坡面植被生境的构建,生态修复效果良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 >桥梁结构
    • 主跨 245 m 组合钢箱梁桥总体设计

      2024(12):60-6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13

      摘要 (47) HTML (0) PDF 1.61 M (2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考虑到桥梁景观和通行重载交通,济南凤凰黄河大桥跨堤引桥采用主跨245 m的3跨变梁高连续组合钢箱梁桥,这是目前世界上跨径最大的组合钢箱梁桥。该桥主要设计特点包括:采用公路、轨道交通、人行和非机动车同层布置,最大桥宽达到61.7 m,实现了桥位资源和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理念;主梁采用变高中心箱室与超大挑臂相结合的创新结构形式,车行道区域采用新型UHPC-钢组合桥面板结构,避免了钢桥面板易出现的疲劳问题,减轻了结构自重;中墩墩顶处混凝土桥面板采用不配置桥面板预应力而允许开裂、但控制裂缝宽度的设计理念。对钢主梁、UHPC桥面板和底板结合混凝土进行计算分析的结果表明,主桥结构安全性满足规范要求。

    • 钢桁梁螺栓滑移与空间扭曲变形映射机理研究

      2024(12):65-69,7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14

      摘要 (29) HTML (0) PDF 4.61 M (2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一座扭曲变形的80 m简支栓焊下承式钢桁梁桥进行了三维激光扫描精细测量和建模,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节点螺栓预紧力变化对杆端抗弯刚度的影响、节点螺栓滑移与杆端抗弯性能映射关系,提出了用折减等效杆端抗弯刚度模拟螺栓滑移的简化模拟方法。当螺栓预紧力下降时,杆端抗弯刚度下降,且随着螺栓预紧力下降程度增大,杆端抗弯刚度下降速率变快。通过分析钢桁梁桥横向变形规律,在EE0~EE4、EE5~EE10和A7~A9处螺栓预紧力降低情况下,钢桁梁桥整体横向变形趋势与实际测量的横向变形趋势相同,且变形量相近。

    • 大跨度钢混组合连续梁抗震性能及减隔震体系研究

      2024(12):70-73,8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15

      摘要 (29) HTML (0) PDF 1.51 M (2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济南市凤凰路主跨245 m的组合钢箱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全桥空间动力分析模型,对桥梁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体系地震反应谱、时程分析,根据验算结果进行纵、横向减震体系优化设计,给出全桥减隔震体系力学参数,供相关桥梁参考。

    • 某景观斜拉桥的设计

      2024(12):74-7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16

      摘要 (30) HTML (0) PDF 1.58 M (2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主桥采用80+110 m人字形独塔双索面景观斜拉桥,设计时分别对结构体系、主梁结构、桥塔结构、拉索布置方式进行比选,确定最优结构形式。对主梁、桥塔、拉索等部位进行计算分析,为类似景观斜拉桥设计提供借鉴。

    • 单箱多室鱼腹形截面混凝土箱梁的偏载效应

      2024(12):78-8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17

      摘要 (28) HTML (0) PDF 794.38 K (2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鱼腹形箱梁的横向偏载较普通箱梁更为复杂,其偏载系数能否沿用现行近似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值得深入研究。以某一跨单箱多室鱼腹形截面混凝土箱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梁格法进行受力分析,提出按各梁肋的实际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来计算箱梁偏载系数的简化公式,并与经验系数法、偏心压力法和修正偏心压力法等近似处理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有限元单位力法结果相比,梁格单位力法的计算值和经验系数法的估计值均偏小,偏心压力法和修正偏心压力法的计算值均偏大,因此采用偏心压力法和修正偏心压力法来近似计算此类箱梁的偏载系数偏于安全。根据有限元单位力法计算结果,建议单箱多室鱼腹形截面混凝土箱梁的偏载系数取1.2。

    • 超长多跨预应力连续梁桥支座预偏量设置分析

      2024(12):82-8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18

      摘要 (31) HTML (0) PDF 1.19 M (2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跨数多于5跨且联长大于600 m的超长多跨预应力连续梁桥因其整体刚度大、行车舒适性好、车致振动小等优点在公路桥梁中应用逐渐增多,然而,在其施工过程中将经历多次合龙引起的体系转换,施工周期较长而需经历温度、徐变收缩等影响,因而使其支座纵向位移难以准确计算,为其设置合理预偏量成为了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此,以某21跨超长多跨预应力连续梁桥的支座预偏量设置为研究实例,通过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在综合考虑温度、收缩徐变、预应力施加等影响因素后,分析了“从中间向两侧合龙”与“从两侧向中间合龙”2种合龙方案在支座预偏量设置上的差异,并基于变形-内力函数计算了支座滑动过程中摩阻力对支座位移的影响大小,实现了施工过程中主梁纵向位移的精确计算分析和有效控制。

    • 关于钢-混组合斜拉桥辅助墩设置分析研究

      2024(12):87-89,9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19

      摘要 (37) HTML (0) PDF 3.49 M (2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阐述了斜拉桥的受力体系和边跨辅助墩的设置机理,并以江苏某主跨300 m的钢-混组合斜拉桥为研究背景,采用主梁应力幅、主梁竖向变形幅和主塔水平位移幅为指标,设计了与不同辅助墩设置位置相对应的6种工况;对不同工况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后,给出了合理的辅助墩设置区间。

    • 预制装配式桥梁检验标准研究分析

      2024(12):90-9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20

      摘要 (29) HTML (0) PDF 1.18 M (2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经济与技术的不断发展,桥梁建设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工程亟需进行工业化与产业化升级。预制装配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提高桥梁建设的自动化程度与生产效率,但与之对应的规范及标准的整体编制情况均滞后于现有技术发展,关于装配式混凝土桥梁的相关检验评定标准内容也尚不健全。通过对我国桥梁预制装配式构件检验的相关标准进行总结分析,对比了各标准之间的指标区别,得出结论有:现行的行业及地方标准对桥梁预制结构在尺寸、外观上的检验标准已较为系统完备,但在钢筋、灌浆套筒及管桩这类无法肉眼检测的指标规定上,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修订。

    • 先张折线预应力 T 形梁腹板厚度优化研究

      2024(12):97-99,10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21

      摘要 (23) HTML (0) PDF 1.28 M (2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先张法预应力T形梁因结构简洁、施工方便、经济性和耐久性好等突出优点逐渐开始在我国的桥梁建设中大规模应用。腹板是T形梁的重要受力部位,是提供结构抗剪的重要部件。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我国传统T梁一般采用变厚腹板的形式,支点腹板厚度一般达到45 cm。然而,美国推出的先张法折线预应力T梁采用等厚腹板的形式,且在支点处的腹板厚度远小于我国T梁腹板。为了探明腹板厚度对桥梁力学性能及经济性的影响,以一座30 m跨的先张折线预应力等厚腹板T形梁为例,对3种腹板厚度进行了空间有限元分析,对抗弯、抗剪、抗裂的关键力学指标和预制梁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腹板厚度的变化对荷载效应、承载力、刚度及抗裂性的影响较小,对截面抗剪上限值的影响较大,往往会控制设计。不同设计规范对截面尺寸的限制存在较大差异,采用《公路装配式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JTG/T 3365-05—2022)以及规范《节段预制混凝土桥梁技术标准》(CJJ/T 111—2023)设计的预制T梁经济性更好。

    • 无支座连续刚构桥双肢墩设计参数分析

      2024(12):100-10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22

      摘要 (24) HTML (0) PDF 677.01 K (2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无支座连续刚构桥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桥梁结构形式。以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双肢薄壁墩无支座连续刚构桥为例,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双肢墩设计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主梁及桩基的主要验算指标对双肢墩设计参数的变化不敏感;合成刚度对双肢墩设计参数的变化非常敏感;墩高增大对桥墩主要验算指标有利;壁厚增大对桥墩主要验算指标呈现先有利后不利的趋势,这表明存在一个最优的壁厚取值。研究结果为同类型的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 桥梁立柱与盖梁节点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2024(12):104-108.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23

      摘要 (27) HTML (0) PDF 984.69 K (2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首先,介绍了地震作用下桥梁立柱与盖梁连接节点的传力机理和受力性能等研究成果;其次,分析对比了国内外设计规范标准关于节点主应力验算的具体规定,并探讨其中的受剪面积Ajv、承受立柱轴力作用的等效截面Ajh及混凝土立柱纵筋拉力Tc的取用;最后结合实际桥梁工程进行了计算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立柱纵向钢筋在节点核心区域内的锚固长度与节点的主应力数值大小密切相关,计算时应按实际的锚固长度计算;当配有预应力的盖梁与立柱节点中节点主压应力超限时,除了可以适当提高限值外,还可以通过调整其预应力度、立柱主筋锚固长度或盖梁高度等措施进行改善;另外在节点构造上可通过控制节点核心区域内横向箍筋的最小配筋率等措施来确保形成刚节点。

    • 某高架桥隐盖梁小箱梁应用及设计关键

      2024(12):109-11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24

      摘要 (32) HTML (0) PDF 1.30 M (2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郑州某高架桥梁工程,在某节点需要满足以下控制条件:需保证匝道坡脚距交叉口停车线的距离;尽量加大高架桥上交织段的长度;在桥梁的结构类型与标准段结构一致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桥梁的结构高度。在上述限制条件的基础上,提出采用隐盖梁预制小箱梁的设计方案,对高架桥隐盖梁预制小箱梁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隐盖梁小箱梁的设计关键点,为后续类似桥梁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 高墩人行桥人致振动分析与控制

      2024(12):112-11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25

      摘要 (31) HTML (0) PDF 943.13 K (2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高落差山地环境下的高墩人行桥具有轻柔、高耸的特点,其人致振动控制问题尤为突出,相关研究较少。参考德国人行桥设计指南(RFS2-CT-2007-00033),基于有限元分析和环境振动动力测试结果,对厦门健康步道观音寺螺旋坡道进行人致振动舒适性及减振措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器对抑制高墩人行桥侧向振动效果较好。

    • 山区高填方桩承扶壁式桥台设计研究

      2024(12):116-11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26

      摘要 (27) HTML (0) PDF 1.81 M (2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某山区高填方市政桥梁为例,介绍了山区高填方扶壁式桥台的设计难点,并建立精细化midas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比研究了有对撑梁和无对撑梁两种桥台形式的桩基、扶壁、承台等重要构件的受力,根据受力进行结构优化及配筋,总结反思了工程设计中的难点并提出改进措施,为后续同类桥梁结构的设计提供启示和借鉴。

    • >防洪排水
    • 基于 SWMM 精细化建模的 LID 措施径流削减能力量化研究

      2024(12):120-12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27

      摘要 (43) HTML (0) PDF 1.88 M (2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地表透水面积比例不断缩减,加剧了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利用低影响开发(LID,Low-Impact Development)理念对雨洪进行管理,能增强地表对雨水的入渗、储存等能力。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Storm Water Managemant Model),对城市建成区某场地精细化建模,采用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及透水铺装这3种LID措施对研究区域进行多形式布设,通过模拟量化了单项LID措施径流削减能力,基于较优布设形式设计了措施组合而成的四种方案,并量化其径流削减能力。结果表明:暴雨重现期越小,径流削减能力越显著;措施面积一定时,多项措施组合方案径流削减能力明显优于单项措施;重现期越小,3种措施均衡布置的方案最优,重现期越大,径流削减能力强的单项措施组合而成的方案最优。

    • 市政排水标准与水利排涝标准模型衔接方法

      2024(12):127-13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28

      摘要 (34) HTML (0) PDF 925.53 K (2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市政雨水排水标准的制定对象是城市的市政雨水排水管道和城市的市政排水支沟等,市政排水标准制定是针对城区局部的短降雨历时快排标准,其标准表达为降雨重现期。水利行业的排涝标准的制定出发点是针对城乡结合部、乡镇、农村尺度的排涝标准,是城市市政排水系统的下游接纳设施,包含排涝沟渠、田间排水设施、承泄区等。水利排水标准表达尺度包含降雨重现期、降雨历时、涝水排除时间、涝水排除程度,其中,水利降雨重现期与市政降雨重现期存在重现期选样方法、统计资料来源、统计计算方法、地表产流汇流理论的不一致,从而导致二者无法直接进行理论计算的衔接。但是,城市的雨水排水系统需要将市政排水标准的降雨排入水利排涝标准的沟渠或者河道中,如何有效地在计算中衔接二者的标准大小和流量关系是困扰工程技术人员的难题。通过对二者标准的理论梳理,指出两者的区别和适用性,同时通过利用Infoworks ICM模拟验证山西省长治市典型的城郊结合部河道工程,提出长治市市政雨水排水标准和水利排涝标准的对应关系,为类似高原盆地型城市的两标准统一提供参考。

    • 基于 SWMM 的雨水管网韧性优化设计研究

      2024(12):132-138.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29

      摘要 (28) HTML (0) PDF 6.20 M (2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提升雨水管网经济性和管网韧性为目标,实际工程规范为约束,管径和检查井井底高程为决策变量建立雨水管网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基于PlatEMO多目标优化平台,利用MATLAB将SWMM嵌入寻优过程,选择NSGA-II、NSGA-III、AGE-MOEA 3种优化算法求解,对比解集质量和求解速度。以西安市某区域为研究案例,进行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优化模型所得的排雨水方案可以满足不同工程需求;(2)AGE-MOEA算法解集质量最高,NSGA-III求解速度相对较快;(3)优化方案可以同时满足管网经济性和韧性的要求。

    • 宁德某历史文化街区雨污分流改造设计浅析

      2024(12):139-14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30

      摘要 (26) HTML (0) PDF 2.24 M (2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设施改造一直是改造中的难点和痛点,而雨污分流改造则由于现有街区建筑地基较浅、街区狭窄和现有管线错综复杂,更增大了雨污水分流改造的实施难度。该项目雨污分流设计结合街区现有排水体系,针对现状地形坡度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的排水体制,并提出三种不同的改造策略,很好地实施了雨污分流改造,既实现了污水的收集排放,也消除了街区长久以来的内涝点。

    • 采用 3S 模块技术实施苏州河倒虹管预防性修复的应用实践

      2024(12):142-14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31

      摘要 (40) HTML (0) PDF 1.00 M (2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3S模块技术是采用透明PVC塑料模块在原有管道内拼装成内衬管后,通过对产生的缝隙实施灌浆形成复合管结构的修复方法。该技术具有施工时间灵活的优势,且复合管结构强度高、抗腐蚀性强,并可目视灌浆情况,以有效保证施工质量,适用于多种施工环境尤其是无法实施临排措施的大型管道。结合华阳路—光复西路过苏州河倒虹管非开挖内衬修复项目,对比分析特大口径排水管道在非开挖内衬修复过程中不同施工技术的特点,阐述3S模块技术修复施工中的质量关键控制点,总结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工程难点和技术措施,并展望3S模块技术在特大管道修复方面的应用前景。

    • 超大型污水厂超水量负荷高效能运行研究

      2024(12):147-15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32

      摘要 (25) HTML (0) PDF 785.25 K (2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上海某超大型污水厂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1.4倍超水量负荷高效能运行试验,考察了污水厂在夏季汛期超水量负荷条件下的过流能力和生物处理系统效能。试验时长为37 h,污水厂进水水力平均负荷为设计处理量的1.418倍,最高瞬时水力负荷达1.803倍,进水COD、NH4+-N、TN和TP浓度分别维持在250、20、25、4.5 mg/L以下,出水COD、NH4+-N、TN和TP浓度分别在25、0.2、8、0.2 mg/L以下,出水水质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1.4倍超水量负荷对污水厂预处理、生物处理、二沉池等工艺段过流能力影响不大,对中间提升泵房前池液位有一定影响,污水厂设施设备运行情况整体稳定。结果表明,在夏季汛期,污水厂可实现短期内在1.4倍超水量负荷下安全稳定运行,能够初步应对汛期进水流量突增情况,最大程度的减少汛期污水溢流。

    • >管理施工
    • 如通苏湖城际铁路桥梁上跨闸站安全影响评估分析

      2024(12):152-157,16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33

      摘要 (23) HTML (0) PDF 1.40 M (2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建如东经南通苏州至湖州城际铁路采用桥梁跨越在建阳安塘闸站,为确保城际铁路桥梁施工、运营期间对闸站安全及闸站运营、维护作业对城际铁路桥梁的影响,需对城际铁路桥梁上跨闸站进行安全影响评估,分析闸站、城际铁路桥梁变形。首先,采用经验分析法、风险交流法和专家调查法开展城际铁路桥梁、闸站在施工、运营期间的风险源定性识别,并结合规范确定评估标准;其次采用有限元数值仿真定量分析城际铁路桥梁基坑开挖、主体结构施工、列车运营对闸站结构竖向、水平变形影响,闸站运营、河道淤积及清淤对城际铁路桥梁结构竖向、水平变形影响,城际铁路运营工况叠加河道水位变化对闸站影响等工况;最后提出变形监测要求及监测控制值。

    • 复杂组合线形钢桁梁顶推轨迹线拟合技术研究

      2024(12):158-16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34

      摘要 (26) HTML (0) PDF 1.75 M (2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顶推法施工属于异位安装,即钢桁梁安装位置与成桥位置不同,在顶推施工过程中,需将钢桁梁整体抬高,沿着合适的顶推轨迹线进行顶推,最后整体落梁至成桥线形。合适的顶推轨迹线对顶推施工至关重要。以浙江永宁大桥项目为工程背景,针对该项目大纵坡+复杂竖曲线的组合线形,通过采用抛物线、椭圆曲线、圆曲线三种形式进行顶推轨迹线线形拟合,最终确定顶推轨迹线为半径15 670 m的单圆曲线,将顶推施工由刚性转动+平动转变为绕固定的圆心转动旋转,有效地降低了施工难度和风险,为后续复杂组合曲线顶推施工提供相关经验。

    • 常泰长江大桥 6# 主塔中塔柱钢筋部品施工技术

      2024(12):162-16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35

      摘要 (24) HTML (0) PDF 8.19 M (2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双塔五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其6#主塔采用“钢-混”混合结构四塔肢空间钻石型桥塔。超高主塔塔肢钢筋施工,往往存在高空作业难度大、风险高、人员工效低的问题,施工进度、成本难以控制。针对6#主塔工程特点,中塔柱钢筋采用钢筋部品施工,塔肢钢筋首先在标准化钢筋绑扎平台上节段整体绑扎、分块吊装、塔上锥套锁紧钢筋连接接头连接,为主塔钢筋施工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经济、先进的施工技术,对于项目施工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悬臂浇筑连续梁墩旁临时固结计算分析研究

      2024(12):167-17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36

      摘要 (14) HTML (0) PDF 899.03 K (2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墩梁临时固结是保障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结合实际工程中墩旁临时固结的设计,采用三种计算方法,分析计算结果的差异,提出悬臂浇筑连续梁墩旁临时固结的合理计算方法。结果表明:不考虑主墩作用的双链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临时支墩实际受力状态差别较大;考虑主墩作用的三链杆模型虽然比双链杆模型接近实际受力状态,但忽略了零号梁段刚度的影响及节段施工过程中张拉预应力和主梁混凝土收缩徐变导致的主墩与临时支墩之间内力重分配的影响,其计算结果与临时支墩实际内力仍有30%左右的误差;而有限元正装模型能够准确地计算出临时支墩的受力状态。因此采用有限元正装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临时支墩的设计,可确保结构安全,降低工程造价。

    • 预制梁体整体吊装对毗邻地铁结构安全影响分析

      2024(12):172-174,18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37

      摘要 (17) HTML (0) PDF 1.74 M (2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市桥梁建设往往毗邻于现状地下的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对预制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时,需采用大型起重吊机起吊预制梁进行吊装施工,造成地面附加荷载,对邻近地下的地铁盾构隧道结构的安全造成影响,为了保证地铁结构的安全运营,需要对其进行安全评估,针对如何计算预制梁桥在进行吊装施工时对地下地铁结构的安全影响,提出了两种计算方法初步分析吊装荷载对地铁盾构隧道结构的影响,计算分析结果与监控数据结果基本接近,可供相关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 深厚淤泥层超长大直径桩基钢护筒施工测量控制技术分析

      2024(12):175-178,19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38

      摘要 (24) HTML (0) PDF 2.10 M (2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浙江温州新建永宁大桥位于飞云江下游入海口段,水域部分地质以淤泥质黏土为主,河床以下30 m为淤泥不良地质。由于深厚淤泥层对主墩超长大直径桩基钢护筒施工带来巨大困难,为克服江水流速快、定位困难、钢护筒稳定性差等问题,通过对超长大直径桩基钢护筒施工测量控制技术进行分析,采用相应测量控制技术,能保证钢护筒精准沉桩。

    • 软土大直径盾构隧道极端近距离穿越桩基影响规律研究

      2024(12):179-18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39

      摘要 (32) HTML (0) PDF 1.53 M (2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工程为例,研究了软土大直径盾构隧道在极端近距离条件下侧穿桩基的影响规律。基于PLAXIS 3D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考虑大直径盾构施工过程的数值分析模型,揭示了不同地层损失率对桥台、桥桩变形及桩基附加弯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地层损失率为2.5‰时,桥台和桥桩的最大变形均小于10 mm,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通过加固盾构隧道穿越段土体以及桥桩承台区域可有效控制盾构隧道近距离侧穿越桩基的影响。

    • 长距离大直径过江定向钻进钢管案例分析

      2024(12):185-188.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40

      摘要 (27) HTML (0) PDF 1.38 M (2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广州南沙区某DN1200给水管道工程为例,分析在穿越长距离河道时会遇到的难题,通过多方面综合对比最终确定采取定向钻进方案。结合工程实例,通过精确双导向系统控制管道的空间定位,提前准备降速降压再清孔以应对导向孔失控跑浆,配备专用工具以应对预扩孔卡钻包钻,调整泥浆配比和泥浆压力以预防孔洞塌孔、泥浆冒浆等难题;针对回拖过程中管道净浮力较大的问题,采用内充水方式进行配重抗浮;通过计算确定管道的最小壁厚,确保管道在回拖过程中不发生拉脱破坏;采用合理的回拖钻具和相关措施,确保管道回拖过程顺利。管道现已顺利竣工且试运行良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参考。

    • 正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管线迁改方案研究

      2024(12):189-19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41

      摘要 (24) HTML (0) PDF 1.34 M (2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快速路改造工程的管线迁改工程中,因为其管道种类和规模远大于一般道路,相较于普通市政道路有更严格的道路保通要求,且面临跨部门管理,其复杂性远高于普通的管线迁改项目。以成都市正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为例,探讨了此类工程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设计思路。结果表明,与一般情况不同,在快速路改造过程中的管线迁改工程需考虑更多控制因素(诸如管道废除、临时新增管线和道路保通等),需根据不同要求进行方案设计。

    •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及应用

      2024(12):193-19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42

      摘要 (22) HTML (0) PDF 746.02 K (2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公路建设项目的绩效管理评价、公路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绩效评价、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绩效评价、公路养护管理绩效评价是目前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但对于乡级行政相关部门管理的低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较少。在对现有各类有关公路建设项目、公路养护项目绩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调研的方式构建上海市乡级行政机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层次结构,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的计算方式确定各指标权重,最终通过专家打分确定被评价对象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绩效水平。应用该评价模型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某镇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进行绩效评价,验证该评价体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和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对乡级行政机构管理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进行绩效评价,对后续乡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提高其管理水平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科技研究
    • 旧水泥路面共振破碎加铺沥青力学响应分析

      2024(12):198-203.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43

      摘要 (29) HTML (0) PDF 1.43 M (2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共振破碎技术是处理旧水泥路面的有效手段,可消除沥青加铺层的反射裂缝问题,实现旧板块的原位利用,能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因此而受到了广泛关注。掌握各共振破碎层对结构层的力学响应,可更大限度的发挥各结构层的功能,有效防止路面病害的产生。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含共振破碎层(松散层+嵌锁层)的沥青加铺层结构模型,分别探究不同松散层、嵌锁层和破碎层的模量和厚度对加铺结构的力学响应。研究发现:松散层的回弹模量、松散层相对厚度对加铺结构的力学响应影响显著,而嵌锁层的模量对加铺结构影响较小。应控制上部松散层的模量在300 MPa以上,嵌锁层的模量在2 500 MPa以上以及松散层占共振破碎层总厚度1/3左右。此外,在加铺层结构设计时,将共振破碎层作为双层结构考虑比单层结构更加安全可靠。

    • UHPC节段梁键齿胶接缝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2024(12):204-21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44

      摘要 (26) HTML (0) PDF 2.19 M (2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预制UHPC(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节段梁间胶接缝在剪切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开展了一组UHPC单键齿胶接缝和七组UHPC多键齿胶接缝抗剪性能试验,考虑键齿数量,键齿形式(高深比),胶层厚度和正应力水平对剪切荷载下UHPC多键齿胶接缝破坏过程,破坏模式和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UHPC多键齿胶接缝均在极限荷载的0.6~0.7的范围内出现开裂,键齿数量、正应力水平和键齿形式(高深比)对UHPC多键齿胶接缝抗剪性能的影响较大,增加键齿数量,提高正应力水平,采用高深比较大的键齿形式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UHPC多键齿胶接缝的抗剪承载力和延性;胶层厚度对UHPC多键齿胶接缝抗剪性能的提升影响较小;考虑键齿折减效应的计算公式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UHPC多键齿胶接缝的抗剪承载力。

    • 装配式城市桥梁下部结构连接试验研究

      2024(12):211-214,22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45

      摘要 (24) HTML (0) PDF 1.53 M (2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实现在高烈度区对城市桥梁装配式下部结构的应用,提出一种可应用于城市桥梁下部结构快速装配施工的钢-混组合连接,通过模型试验展开其与既有灌浆套筒连接、金属波纹管连接以及现浇墩柱的承载力对比研究,静力试验以及拟静力试验结果均表明钢-混组合连接墩柱承载力均高于现浇墩柱,灌浆套筒连接以及波纹管连接墩柱承载力略低于现浇墩柱。拟静力实验结果表明钢-混组合连接柱相较于现浇柱具有更好的耗能能力和抗震性能,证明这种连接形式具有可应用于高烈度区(设防烈度8度及以上)的适用性。

    • 公路混凝土护栏阻爬坎的仿真研究及应用

      2024(12):215-22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46

      摘要 (27) HTML (0) PDF 2.78 M (2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阻爬坎对公路混凝土护栏安全性能的影响,采用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和实车足尺碰撞试验对护栏阻爬坎的功能进行分析论证,着重分析了设置阻爬坎和未设置阻爬坎对于新泽西型混凝土护栏及F型混凝土护栏防护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阻爬坎能有效改善新泽西型混凝土护栏的导向功能并防止车辆发生侧翻,同时可对车辆与护栏的直接接触部位(护栏顶部)的强度进行有效增强;而设置阻爬坎对F型混凝土护栏的安全防护性能的提升作用则并不明显。研究为阻爬坎的设置与否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提供了数据支撑。

    • 基于破坏试验的混凝土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容许变形研究

      2024(12):221-226.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47

      摘要 (23) HTML (0) PDF 1.40 M (2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明确混凝土梁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容许变形,进而支撑基于变形的结构安全冗余解析及服役状态监测、预警、评估等工作,首先开展了1片足尺旧空心板的破坏试验;其次,通过广泛调研混凝土梁破坏试验成果,形成了包含630片梁的破坏试验成果数据库,据此分析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平均变形水平,表征了容许变形的概率分布特征,提出了具有95%保证率的容许变形建议值。研究发现:混凝土梁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特征变形包括屈服变形、强化变形和破坏变形,钢筋混凝土(RC)梁三大特征变形平均水平分别为L/261.3、L/209.5和L/88.8,预应力混凝土(PC)梁三大特征变形平均水平分别为L/173.7、L/141.3和L/92.7;混凝土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容许变形不拒绝正态分布,RC梁和PC梁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具有95%保证率的容许变形水平可分别取为L/345、L/284。

    • 预应力钢绞线网加固腐蚀混凝土连续梁受力性能分析

      2024(12):227-231,23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48

      摘要 (22) HTML (0) PDF 983.59 K (2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C35混凝土为主要原料,设计制作腐蚀混凝土连续梁试件,分析预应力钢绞线网加固方式、施加预应力值、钢绞线间距等因素对加固腐蚀混凝土连续梁的裂缝宽度和承载力等受力性能的影响;采用LTH400-10000LB型号的压力试验机,对试件进行腐蚀混凝土连续梁受力性能分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X形预应力钢绞线网加固方式加固后,腐蚀混凝土连续梁的裂缝宽度有所下降;增加钢绞线间距,会导致腐蚀混凝土连续梁的应变增大,即增加腐蚀混凝土连续梁的变形程度;适当增加钢绞线网的预应力,能够提升腐蚀混凝土连续梁的承载力,预应力由1 100 kN增至1 400 kN时,试件的最大承载力可由190 kN增至240 kN;加固后混凝土连续梁的腐蚀程度越严重,其跨中挠度值越大,在施加荷载后的变形程度越大。

    • 承插式管片精度分析与控制研究

      2024(12):232-237.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49

      摘要 (22) HTML (0) PDF 1.44 M (2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承插式管片在结构安全性和拼装工艺上相比传统螺栓管片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对于管片和连接件的精度要求也更高。为了确保承插式管片中各项精度满足要求,通过对于成品的三维激光检测数据进行精度分析,同时通过梳理承插式管片和连接件的生产制造工艺,对精度要求较高的环节进行优化控制。以南京江心洲污水收集系统穿越夹江段为工程背景,分析管片制造全周期内精度控制的关键环节,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控制方案。

    • 高边墙断面隧道锚杆作用的分析与研究

      2024(12):238-24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50

      摘要 (20) HTML (0) PDF 1.33 M (2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传统矿山法隧道通常采用扁平率在0.6~0.75范围的“矮胖”断面形式,但单洞双层隧道采用“瘦高”断面形式的扁平率往往大于1.0,超出了现行规范[1-2]的适用条件。针对高边墙断面隧道的围岩变形与支护内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高边墙范围内锚杆的受力及作用如下:(1)可以有效降低高边墙范围的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提高围岩的稳定性;(2)可以有效减小高边墙范围围岩的水平位移及喷射混凝土支护的弯矩;(3)高边墙中部锚杆拉力值最大,两端朝着拱顶及仰拱方向的锚杆拉力值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通过现场监测反馈的数据进行相互印证。由此可得出如下结论:通过在高边墙范围内设置长短相间的锚杆,可以对隧道围岩形成有效的“约束”,提升隧道的整体稳定性及安全性。这些成果为高边墙断面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借鉴意义。

    • 地铁车站抗裂防渗混杂纤维混凝土试验研究

      2024(12):243-248.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51

      摘要 (17) HTML (0) PDF 1.39 M (2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玄武岩纤维掺量(体积分数分别为0.05%、0.10%、0.15%)、聚丙烯纤维(体积分数分别为0.05%、0.10%、0.15%)、粉煤灰掺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5%、20%、25%)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混杂纤维混凝土正交试验;然后通过平板约束试验和渗水高度法试验,测定混杂纤维混凝土平均开裂面积和平均渗水高度,分析以上3种材料对混凝土早期抗裂和抗渗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与基准混凝土比较,聚丙烯纤维对混杂纤维混凝土抗裂性能影响最大,其体积分数为0.15%时混凝土的总开裂面积最小,其次是玄武岩纤维;对抗渗性能而言,玄武岩纤维的影响最为显著,其体积分数为0.10%时混凝土的平均渗水高度最小,其次是聚丙烯纤维;粉煤灰的影响均最小。当玄武岩纤维、聚丙烯纤维的体积分数均为0.10%、粉煤灰质量分数为20%时,混杂纤维对混凝土抗裂、防渗性能最为有利。

    • 不同跨径半圆形钢波纹管涵的力学性能研究

      2024(12):249-252.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52

      摘要 (19) HTML (0) PDF 11.27 M (2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精细化ABAQUS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不同跨径半圆形钢波纹管涵在施工过程和运营状态下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回填施工完成时,随着半圆形钢波纹管涵跨径增加,管涵拱顶处竖向变形和弯矩增大;当两侧填土高度接近管涵矢高时,拱顶处上拱变形达到最大值;当管涵跨径大于12.5 m时,拱顶处竖向变形受填土高度影响明显,回填完成后的拱顶轴向应力无明显变化,活载作用有利于降低拱顶处轴向应力和弯矩。

    • 地下连续墙成槽泥浆试验研究与应用

      2024(12):253-257,26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53

      摘要 (18) HTML (0) PDF 1.73 M (2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下连续墙施工受膨润土泥浆影响极大,膨润土泥浆的质量控制是地下连续墙成槽中槽壁稳定性保证的关键。膨润土泥浆的质量主要受膨润土种类、制浆用水质量以及膨润土掺量的影响。基于苏州某项目地下连续墙围护工程,对该工程泥浆进行试验研究。首先,对该地区井水、自来水制浆进行泥浆性能对比,选取了山东潍坊驸马营钠土粉、辽宁黑山中粉、辽宁黑山高粉3种膨润土进行制浆试验,确定该地区在3%膨润土掺量下井水制浆无法满足成槽要求;然后,选取5个厂家的膨润土进行不同掺量下膨润土井水制浆试验,检测并记录了各掺量下膨润土泥浆充分水化24 h后的比重、黏度参数以及8~48 h内的胶体率变化情况;最终确定了7%掺量的浙江安吉超润膨润土进行泥浆施工,并在当前的13幅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有效使用。

    • >成果应用
    • 倾斜摄影与 BIM 技术在路基土石方工程的应用

      2024(12):258-261.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54

      摘要 (24) HTML (0) PDF 2.69 M (2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石方工程因其施工难度大、工期短的特点,需要应用数字化技术来实现其降本增效的需求。以实际项目为例,研究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道路路基土石方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利用无人机能对点云数据全面快速采集和BIM技术能快速算量、施工模拟等功能,实现了道路路基土石方快速开挖及填筑的目的。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具有施工准备充分、施工迅速、人工和设备投入少的优点,对项目进度管控和成本管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为同类型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 >相关专业
    • 基于 UHPC 的隧道节点改造结构体系方案研究

      2024(12):262-26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55

      摘要 (27) HTML (0) PDF 1.87 M (2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是一种高强度、高耐久性的新型建筑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在隧道及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隧道工程领域,其已成功应用于盾构隧道管片加固、隧道衬砌、防火涂料和隧道门洞等部位,采用UHPC结构将隧道U形槽改造为闭口断面还鲜有案例。以白鹅潭大道隧道节点改造为依托,受隧道净空限制,通过对常规混凝土、工字钢、UHPC结构比较分析,提出无筋UHPC连续梁加现浇板体系结构,满足了结构附加自重小、抗疲劳性能强、耐久性好等需求。UHPC改造U形槽具有很好的轻型化、高承载力、经济性优和景观效果好的优点。

    • 某综合管廊关键节点方案研究

      2024(12):266-270.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56

      摘要 (26) HTML (0) PDF 1.49 M (2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某北方地区的综合管廊为例,研究了新建综合管廊下穿现状高等级重要市政管线时的控制要求以及相关实施方案的选择,同时对实施过程中相关顶管施工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要求。为类似的工程案例提供了经验,希望能对相关工程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综合管廊综合井地下连续墙施工振动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2024(12):271-275.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57

      摘要 (20) HTML (0) PDF 1.36 M (2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天河智慧城华观路段综合管廊H8综合井为研究对象,开展综合管廊综合井地下连续墙施工振动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研究。利用岩土工程专用软件MIDAS GTS,模拟综合管廊综合井地下连续墙冲击破岩对邻近变电站桩基的振动影响,通过对施工关键步骤的分析,总结变电站桩基振动速度峰值变化的规律,并对照振动安全允许标准,进行安全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对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及施工振动防护措施的合理选择起到了指导作用,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借鉴。

    • 城市预制装配式双层与现浇形式盾构隧道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2024(12):276-279.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58

      摘要 (25) HTML (0) PDF 1.17 M (2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上海市周家嘴路隧道工程为依托,详细讲述了城市装配式双层盾构隧道与现浇形式的施工工艺的区别,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经济效益对比分析。单纯从工程预算角度看,预制装配式建造费用高于现浇费用,但是从工程实践效果来看,预制装配技术确保了质量安全,大幅缩短了结构施工周期(缩短80%以上)、减少了现场作业人员(减少80%以上),实现了专业化、现代化工厂及高素质作业人员的培育,有利于企业及产业的长足发展。

    • 滨江地区排水管道常用施工方案经济性分析研究

      2024(12):280-28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59

      摘要 (22) HTML (0) PDF 2.78 M (2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管道施工过程中,根据管道埋设深度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主要包含放坡开挖、钢板桩支护、顶管施工等方案。以湖北黄冈某滨江大道工程为背景,主要从工程造价方面着手,不考虑周边环境限制,分析这几种方法所适用的管道开挖深度范围。结果表明:在一般土层地区,管道挖深不大于5 m时,放坡开挖更为经济,管道挖深5~7 m时,钢板桩支护开挖更为经济,管道挖深大于7 m时,顶管施工更为经济;在透水土层地区,管道挖深不大于3 m时,放坡开挖更为经济,管道挖深3~5.5 m时,钢板桩支护开挖更为经济,管道挖深大于5.5 m时,顶管施工更为经济;在软弱土层地区,管道挖深不大于2 m时,放坡开挖更为经济,管道挖深2~5.5 m时,钢板桩支护开挖更为经济,管道挖深大于5.5 m时,顶管施工更为经济;采用钢板桩支护开挖时,两管道中心间距不大于5.5 m时,同槽开挖更为经济,两管道中心间距大于5.5 m时,非同槽开挖更为经济。研究成果旨在为今后的管道施工方案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 地下污水厂装配式梁柱节点技术应用研究

      2024(12):285-288.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24.12.060

      摘要 (30) HTML (0) PDF 1.79 M (2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上海某地下污水处理厂工程,开展地下污水厂装配式结构建造技术研究,提出大空间双层结构核心节点预制的结构型式,并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其受力性能。通过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比较,采用节点标准化预制、连接段现浇的装配整体式结构,满足结构受力和变形要求。该种预制结构型式提高了构件标准化程度,能够解决大荷载条件下节点钢筋密集,构件吊装困难的问题,适用于大荷载下的框架结构体系。


年第卷第12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关闭